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国土部提节地思路:5年后城市新区容积率提高30%

    近日,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在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注重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建议运用多种模式推动节地建设。

    胡存智说,针对当前城市建设中的脱离实际、贪大求洋,严重浪费建筑空间和土地资源等行为,建议运用发展“立体城”城市建造以及发展轨道交通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等,打造节地模式。

    力推集约节约用地

    国土部去年第三季度开展的节约集约用地专项督察发现,2014年9月30日前的近5年,全国批而未供土地1300.99万亩,闲置土地105.27万亩。

    国土部一位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一方面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土地供需缺口;另一方面是土地利用普通存在的低效、闲置情况。2013年以来,国土部已经出台了多个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节地文件。

    胡存智说,大多数的新城新区平均容积率都在0.8-1.2,很少超过1.5。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极大地浪费了资金和稀缺的土地资源,同时也使得城市的空间组织和安排失序失当。

    据他介绍,纽约CBD的住宅容积率高达5-10,新加坡的CBD容积率达到6,首尔达到10以上。

    按照国土部去年的要求,到2020年,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面积下降80%,城市新区平均容积率比现城区提高30%以上。

    上述国土部人士表示,在财政收入上,很多地方对土地财政有相当的依赖,在经济增长中,又对投资有依赖,这种双重依赖就导致地方政府倾向于更大面积的新区土地出让和开发模式,这不仅对建设用地资源造成浪费,而且也使得城市运行缺乏效率。

    胡存智表示,全国391个新城新区中,规划面积已经占到整个城市面积的23.5%。其中1/3已经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边界,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这些耕地实际上既是重要的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所以这样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构成挑战。

    他透露,国土部正在考虑一些政策设计,比如在推动节地模式的时候,试行土地利用年度指标激励,采用新型建造方式的城市,采用一定的指标来促使它采用这种节地方式。

    建设“立体化”城市

    “城镇化的转型是躲不过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说,过去城镇化过程中积累的债务成为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未来的城镇化很可能是从扩张变成紧凑型的。

    胡存智也表示,今后城市土地开发集约节约利用就要从目前的单宗地、单用途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绿色、紧凑型的城市发展需要,形成多宗地、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节约集约利用开发。这样我们就必须大力地推动立体综合开发的节地模式。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国土部提节地思路:5年后城市新区容积率提高30%:http://www.3jise.com/article/1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