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互联网+农业的五大流派及未来方向

    2015年,政府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各路媒体纷纷大幅播报互联网+农业,农业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而谁正在或者已经站在这风口上了呢?这里总结了五种互联网+农业的主要流派,点评这些模式的优劣,为后来者提供直接的借鉴。 

    1、 资本注入,强势打造新型农产品品牌和影响力 

    产品的附加值一直是国内农业发展中的痼疾,而农业企业多数都被成本与管理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资源和能力去探索品牌化的成长道路。不过,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延伸,这些问题都开始得到解决,也出现了如褚橙、潘苹果、柳桃这样的高端农产品品牌,还有三只松鼠、獐子岛等果品海鲜电商品牌。  

    2、 改造传统,用互联网思维创造农业经济的线下体验

    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让农业公司从中看到广阔的“钱景”。比如,一些农业大棚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就能够实现精准农业,能够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大棚种植与农业体验经济结合,推出类似偷菜一样的采摘体验,如果再将社区经济和社交应用结合起来,必然具有很好的未来前景。 

    互联网思维不是空的,在具体的地方会有具体的应用,在农业上更会有广阔的前途,移动互联网O2O和互联网金融等都会在未来的互联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 全面下乡,涉农企业将渠道网络借助互联网进行升级

    互联网本质上属于一种渠道,传统企业可以借助这种渠道将原来难以组织的农村渠道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互动性和高效率,这将让很多传统的涉农企业受益。 

    4、 网络下沉,电商巨头抢滩农村市场“第二战场”

    在互联网+农业大潮中,电子商务企业自然是排头兵。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谁也不想掉队。 

    电子商务企业在农村的发展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内容,但如何将农产品卖出去让农民增收一直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谁率先找到出路谁就能获得农民的喜爱。 

    5、 扎根基层,细织渠道打造农村营销根据地

    现在,各种各样的农村网站也在兴起,全国涉农的网站已经超过了3000个,村村乐、万村网、三农网、新农网、村村通网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资源。据报道,村村乐网站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元。 

    农村市场非常广阔而分散,需要长期的扎实的工作来稳步推进,而且,农村市场的渠道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谁先站住了就会拥有先发优势,后来者的成本会很高,所以,拥有互联网上的农村渠道网络资源,就等于掌握了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点,未来可以大展拳脚。 

    以上总结的五种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模式未必全面,但基本概括了目前具有可落地执行的基本策略。不管是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涉农的强势企业,甚至仅仅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农村信息网站,农村的广阔天地,都是大有可为。唯一需要牢记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农村市场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互联网+农业的五大流派及未来方向:http://www.3jise.com/article/1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