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农田里,耕田机、插秧机在轰鸣;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到处是春忙的身影。与此同时,春耕季节,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现象也再次凸显出来。怎样解决好这一矛盾呢?原来鹊桥村建立了“土地银行”,从根本上杜绝了耕地抛荒的现象,全村4500多亩耕地全部实行了“双种双收”。
做法一:成立土地银行,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
土地细碎化是发展规模经营最大的障碍,鹊山村第一步就是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
经多次村民会议征求意见,该村制定了《鹊山村深化土地改革、实行土地整村流转方案》,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和权益,决定成立鹊山农民“土地银行”,让农民的土地始终保持增值,采取“人地平衡”的方式,即流转土地按实测面积而非发包面积,流转收益分配按全村在籍人口数而非土地承包人数,对全村土地进行了整体流转。由“土地银行”与承包农户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期限为10年,与二轮土地延包时间相一致,流转费用按每人每年300元发放给全村4182名在籍人口,其中1995年分了田但户籍已转出的人或人不在按每年150元发放,流转费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整。通过“人地平衡”,解决了二轮延包后存在的有田无人和有人无田的矛盾,充分考虑全体村民利益,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目前,按照这个方式,该村已经完成了全村土地的流转,农户支持率在97%以上。
做法二:组建合作社,统筹管理全村土地
土地流转只是该村改革的第一步,如何经营好这些土地更为关键。
为了确保流转后的土地能够真正创造效益,村里聘请了专业设计师将土地进行整体规划,鼓励村民入股组建水稻、蔬菜、养殖和苗木四家合作社,按照银行信贷运作模式,由“土地银行”以每年每亩土地300元的价格,划片贷给四家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经营。合作社不直接从事生产,主要负责制定标准、提供服务,依靠发展加工、销售和创建品牌、打造电商平台销售来获得收益。同时,鼓励本村有意愿从事种养的农民向四家合作社申请贷款,仍按每亩3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按照合作社统一的标准,全部实行“双种双收”的双季种植,并由合作社统一免费提供优良种子,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这样,既解决了土地怎么管的问题,又提高了土地的综合产出效益。更重要的是,整体规划之后有利于打造绿色大米基地,为生态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化道路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做法三:培育职业农民,把土地交给喜欢种田的人
推进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规模经营,如果还是租给一家一户进行传统的小规模生产,改革就会失去意义。因此,村里采取积极引导教育,培育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
该村采取自愿申请、民主投票的方式,从每组选择2-3个年龄在55岁以下、愿意种田且技术比较成熟的农户,共选出60名新型职业农民,然后由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按照50-——100亩的面积划分片区,分别租给这些职业农民来种植。同时,土地流转出去之后,保证仍然想种植一部分口粮田的农民向这些职业农民租种小块土地,按统一标准种植。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部分农户的口粮需要,又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生产,较好的解决了土地怎么种的问题。
做法四:健全服务体系,让想种田的人能种好田
在解决了田怎么种的问题之后,如何种好田呢?为了帮助农民种好田,村里成立了专门的农业发展公司,并着手建立四大“服务体系”: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为粮田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农资服务体系,为全村粮田提供生物农药和有机化肥,保障全村生产的大米是绿色大米,同时建好电商平台,打造自己的品牌;技术技能服务体系,对60位职业农民进行专业培训,督促他们按照科学方法种好田;烘干仓储加工服务体系,解决种田大户晒粮、存粮和运粮的问题。四管齐下,职业农民获得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今年,全村4500多亩耕地全部实行“双种双收”,预计可增加早稻种植面积2000多亩,增产粮食1600吨。仅此一项可实现人均增收500元。同时,因为村里由原来的分散型种植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种植模式,大大减少了种田成本,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更多请关注宁乡市农村产 权交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宁乡:建立“土地银行” 杜绝耕地抛荒:http://www.3jise.com/article/1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