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流转“毁约弃耕”现象频发 谁来保护农民利益?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问题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此种“毁约弃耕”现象的产生,有专家称,这正是近年资本下乡种地过程中暴露出的“有实力争地、没能力种田”所致。而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下农村出现的“毁约弃耕”可能还只是个开始。

    近些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管理立法、制度建设、模式创新,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成效。土地流转原本应该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这一两年间迅速席卷农村的土地流转热潮,最后为何会落得如此尴尬的地步?

    对此,土流网专家分析表示,近几年来,商品房限购等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政策让大量资金从房产投资市场撤出,加上国家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村土地资本化开启,现代农业的投资前景被广泛看好,大量工商业资本向“三农”领域潮涌,一场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已然拉开序幕,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一时间风生水起。

    在这大量流转的土地中,有一部分是真正流入有经验、有资金、有技术但是缺乏土地的种养殖大户手中物尽其用。但此外还有另外一部分土地流入方,却是看中了现代农业的前景以及低估了农业产业的风险盲目下手或以非农目的圈地,这样的流转主体,一旦赔本或者政策限制达不到他们预期的盈利目的,“甩手跑路”在所难免。这样一来,土地流入方赔钱单方面毁约弃耕,土地流出方拿不到约定的租金而且土地撂荒也让他们心疼不已,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大大伤了农民的心,打击了他们的流转积极性。

    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关键要依法确立土地流转经营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处理各利益主体间的协调关系,着力推进土地流转相关制度、机制、政策与模式的协同创新。土流网专家表示,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仅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完全不够的,现在的土地流转市场急需出现保驾护航的使者,协助政府一起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监督土地流转市场健康运转。

 

    【相关阅读】

    土地流转现“毁约弃耕” 下乡的资本是种地还是“玩”农业?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毁约弃耕”现象频发 谁来保护农民利益?:http://www.3jise.com/article/1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