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的危机需警惕!

  现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 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经过土地流转后,土地集中起来,有的地方政府主导流转工作,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全县的土地流转完。看着汹涌澎湃的土地流转的大潮,不觉有些担心。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后隐藏着什么危机呢?

  凤凰视频前一段播出一个5集纪录片《皇天后土》,讲的是中国从1949年土地革命的打土豪分田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联产承包,历史的发展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回过头去看看,从人民公社成立开始,中国的农村就开始陷入危机之中,加之三年自然灾害,整个中国农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目前虽然与过去有些相像,但根本上是不同的,改变目前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土地实行集约化管理,这是发展方向,但目前存在的一些现象令人堪忧。中国人习惯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政府的报告中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数量多得惊人,实际上85%以上都是空壳,都是为套取国家的补助,这便是一种穷人的心态。有一些人用较高的价格把周边的地聚拢起来,为的是换政府的补贴。这就像是用冰堆起的一座山,看起来高大雄伟,但一见阳光就会迅速融化,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后患却是无穷无尽的。

  目前这些合作社,研究政策的多,研究种地的少 ;研究花样的多,研究实效的少;研究种肥药怎么省钱的多,研究怎么增产的少;研究怎么流转地的多,研究种植技术的少。  这些都是失败的根源 。农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国家不缺种植技术,缺少的是这些种植技术如何实施,知识不是生产力,使用知识才是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有两个体系坏掉了:一个是农村水利设施,一个就是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与生产脱节,理论不能指导实践,或者理论与实践不匹配,没有效果。而无论任何时候,效果都是第一位的。没有结果的理论就是一堆废话。

  土地流转出去后由谁管理?有人说,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可以给合作社或农场主打工,我劝这些合作社或农场主还是谨慎点:他自己的地都种不好,给你种能种好吗?况且人的仇富心理不能小看,见你种这么多地绝不会喜欢你发展得比他好,而是见你发展得不好才显出他的先见之明——要能发展好他早就干了。

  一个合作社一年下来赔了上百万,社员呼啦一下全跑了,都推在社长身上。一个企业家土地流转在手里几万亩,自己不懂种植,雇了懂技术的、会管理的、摆弄机械的一大帮,什么指标都达到了,就是产量达不到,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跟农民的合同签了好几年的,干还干不下去,黄还黄不起。当初政府官员积极配合,现在干脆连人也见不到了。

  土地流转后可以实行机械现代化,这是肯定的,但现代化的机械就有高产量吗?不一定。我见过一个种植1万多亩地的家庭农场主,现代化机械价值近2000万,但年年都赔钱,欠贷款上千万,光利息就压死你。聘的管理人员都是亲戚,技术人员的话根本不听,各行其是,产量怎么高得起来?所以要高产机械很重要,使用机械的人更重要。

  所以,土地在谁手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谁手里能产生高效益,合作社也好,家庭农场也好,想发展壮大,不经过努力肯定是不行的,努力方向不对也是不行的,你们有应对危机的准备吗?

  推荐阅读:

  农村土地流转越多越好吗?

  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是什么?

  2015年土地生财秘籍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的危机需警惕!:http://www.3jise.com/article/1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