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物价局近日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乡镇农村,以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县粮食企业及泉源乡、高峰头镇下辖的3个村民社区、6农户实地调查(其中种粮大户2户,普通农户4户),对粮食成本及收购价格情况、市场各方对当前粮食市场情况、后期粮价走势的看法及对发展粮食生产做好粮食市场调控的政策建议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系沂蒙山区冲击平原。农业基础比较稳固,是我省重要粮食主产区,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我们根据土地土质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查。泉源乡长埠岭村、泉东村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交通状况一般,地理位置较偏僻;高峰头镇位于郯城县中南部,平原地势。
2015年郯城县小麦种植面积73.1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此次共调查小麦播种面积246.1亩,约占全县小麦面积的0.3%,总产量为228995.8公斤,平均亩产量为462.2公斤;较上年度的每亩481.2公斤略减19公斤。
一、产量略减,收益降低
有利因素 :一是小麦播种基础好,冬前管理措施到位,越冬期间墒情总体适宜,气温高,光照足,积温多,有利冬小麦生长,且无旺长现象,带绿越冬面积大,基本实现了安全越冬。苗情转化较好,早春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有利于小麦返青生长;尤其是4月上旬全县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出现大雨,对冬小麦耧播化肥和春季生长非常有利。一、二类苗面积增加,群体较为适宜,个体发育健壮,小麦苗情明显好于上年,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二是良种普及率高。小麦良种补贴供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是生长中期适时降雨。2月16降水10.6毫米,利于小麦返青;4月3日降水37.6毫米,利于小麦拔节;4月19日降水13.9毫米,利于小麦抽穗扬花。这几次降水节约了农民管理成本,对小麦生长及其有利。四是技术措施到位。去年秋播以来,适时指导农民进行麦田灌溉、中耕除草、“一喷三防”等,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自进入春季以来,气温偏低、干旱,导致小麦在分蘖期生长极为缓慢,进入夏季后,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又因降雨频繁,导致病虫害,致使小麦减产。
不利因素 :主要是去年10月下旬由于全县持续降雨,降雨量较大,造成全县水稻延期收获,稻茬麦播种时间明显推迟,尤其是地势低洼田块的稻茬麦播种时间比常年推迟20天左右,同时强降雨对已播种的地势低洼田块小麦造成渍涝危害,导致部分地块毁种重播。今年,由于天气原因,自进入春季以来,气温偏低、干旱,导致小麦在分蘖期生长极为缓慢,进入夏季后,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又因降雨频繁,导致病虫害,今年,由于天气原因,自进入春季以来,气温偏低、干旱,导致小麦在分蘖期生长极为缓慢,进入夏季后,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又因降雨频繁,导致病虫害,对郯城县夏粮整体产量有所影响。
调查中发现,前几年粮食价格在较低位徘徊,对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投入高、见效低,农产品价格比往年略有增加。但农民普遍反映生产资料也是不断上涨,生产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了种植成本的提高,实际上也抵销了农民收入的成效,造成增产不一定增收,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夏小麦价格虽然比上年提高不少,但扣除各项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今年收益较上年度呈负增长。
二、夏粮生产及质量情况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的划分,郯城县属于黄淮海优质中强筋小麦种植区。据调查,2015年郯城县强筋小麦(主导品种为烟农19)约占小麦总播面积的28.8%,比去年减少4个百分点;中筋小麦(主导品种为良星99、济麦22、郯麦98、临麦4号)约占小麦总播面积的71.2%,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
据调查,郯城县小麦生产亩总成本为1031元,其中肥料投入成本为每亩170元,农药投入成本为每亩16元,种子投入成本为每亩65元,机械作业成本为每亩135元,灌溉成本为每亩20元,用工成本为每亩195元,土地租金成本为每亩450元(见表1)。
小麦生产转移性收入为每亩142.5元,其中政策性补贴为每亩135元(其中种粮直补为每亩14元,农资综合补贴为每亩111元,良种补贴为每亩10元),技术性补助为每亩7.5元(见表2)。调查期间还未发放。
三、粮食价格及收购
(一)价格情况
2015年郯城县粮食市场价格总体延续2014年的走势,在异常天气、国际市场、宏观经济环境、惜售、多元主体抢购、通胀、以及政策调控等一系列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小麦市场行情大幅上涨。2015年小麦(中等质量标准)开秤收购价为每公斤收购价为 2.24元/公斤,与2014年同比降低1.7%。夏粮收购价格到目前为每公斤2.36元,与2014年同比下滑4.83%。小麦价格与上年呈下降态势,主要受多方面的影响:
2015年夏粮上市以来小麦大量涌入市场,但是由于郯城县多种收购主体并存,所以小麦收购价格不一。
农户:现如今农民多已外出打工为主,只有农忙时才回家,对于新收获的小麦他们多不愿在收晒上下功夫,出劳力,为了及早外出打工,大多收获后在田间地头就卖掉了,手水分的影响,价格在2.16元/公斤—2.22元/公斤之间。
粮食商贩个体:他们多以家庭为主,季节性收购,农忙时穿梭于农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方便了农民售粮难的问题,价格根据小麦的等级水分等予以给价,初期收购价格在2.22元/公斤左右。他们随行就市,价格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粮食购销企业:他们占据粮食收购的主要载体,收购量占全县收购总量的约80%,他们收购的粮食多销往本地和外地的粮食储备库。今年小麦(中等质量标准)开秤收购价为 2.24元/公斤,与2014年同比降低1.7%。以每周价格监测看(6月8日2.25元/公斤;6月15日2.3元/公斤;6月29日2.34元/公斤;7月6日2.32元/公斤),从整体看小麦价格呈平稳态势。
面粉加工企业:他们对小麦的要求较高,受水分,等级,以及出粉率等多重影响,价格高于其他收购主体,初期收购价为2.28元/公斤-2.32元/公斤左右,截止7月6日价格为2.36元/公斤。
(二)收购情况
自夏粮收购以来,截止至今,郯城县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具有粮食收购许可证的企业)共收购夏粮约47274吨,其中非国有收储企业收购56%,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收购40%,转化企业收购4%。当前,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收购市场发生新的变化,收购市场多元,形成了以粮食加工企业、转化企业、收储企业、个体粮食商贩等各类收购主体争抢原粮,但是在农村由于家中劳力缺乏和运输工具的限制,农民不愿意直接将粮食拉往企业出售,同时粮食加工收购企业对粮食品质要求较高,达不到一定等级和整晒标准一般也卖不起价格,大部分农民都是将粮食卖给了上门收购的个体粮食商贩,此外一些粮食收储企业利用有利地势等条件也大量季节性的收购,他们共同构成有利农民的收购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当地的小麦收购价格。而粮食加工和转化企业主要通过各地粮食商贩送货到厂,收购价格也是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确定,收购价格高于粮食收储企业和个体粮食商贩。今年郯城县启动托市,小麦执行收购价为2.36元/公斤(三等)2.4元/公斤(二等)。截止2015年6月底,全县夏粮收购约1.18亿斤。
四、秋粮收成预测与分析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郯城县秋粮以高产作物玉米为主导,如果今年后期不发生旱灾、涝灾、大风、严重病虫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全县秋粮总体有望获得较好收成。
一是由于今年国家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秋粮面积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二是今年秋粮播种期间,郯城县降水充足,土壤墒情较好,秋粮作物播种质量较高,基本实现一播全苗,前期长势总体较好,因此,今年秋粮生产基础很好。
三是农业部门在全县推广了玉米生产“一增四改”技术,将会促进秋粮的生产效益,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播种。
五、相关建议
当前粮食价格受国际和国内因素的影响,已从前期的低价位持续走高,并已引起广泛地关注。国家针对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平抑物价,加强宏观政策调控。
(一)发展粮食生产,做好粮食市场调控。加大财政统筹与转移支付力度,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各级政府在出台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要着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整修的财政投入,改造农村电网,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修建新的农田水利设施。通过改善种植的硬件设施环境,增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引导规模生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是促进土地流转,培植种粮大户。建立以村组为单位的种粮合作组织,通过转租或二次承包,将每家每户的小田块集中给种粮大户实行成片式耕作,集约化经营。二是完善种粮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向种粮大户倾斜,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相结合,从“补贴农民种粮”向“补贴种粮的农民”转变,真正调动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和种好粮食的积极性。三是研发和普及优质、高产、抗灾能力强的粮食品种,依靠科技创新振兴农业经济,确保农民增产增效。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一要重视调动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基层干部的为农服务意识和为农服务本领,保证农村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二要重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现实性问题,努力确保成熟小麦归仓;研究更科学的秸秆处理方法,不仅让秸秆还田,还要降低成本;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粮食生产对化肥的过度依赖。三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借助网站、报刊、有线电视、广播电台、手机短信等多种传媒,形成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要提升农业生产收割季节气象信息的预报及处置功能。
(四)强化涉农价格监管,整顿农村市场秩序。一是在农村建立农机作业手行业协会,正确引导制定合理的农机作业价格及收费标准,规范农机收费行为。二是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监管,在确保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严格规范运作程序,切实把好事办好。三是加强对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种子等农资价格的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及时预警预报,防止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三是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净化农村市场价格与收费秩序。
郯城县是农业大县,全省主要的粮食基地,粮食自给自足,并略有节余。但全县目前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东部和南部,而西部、北部都是经济作物(杞柳、银杏),特色农业对传统农业的冲击带来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做好粮食市场的调控至关重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监控事关全局,不能单纯地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粮食对国民生计带来的影响。粮食及工商部门应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控力度,做到有序循环,确保粮食市场良性运转。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5年夏粮价格调查报告:http://www.3jise.com/article/1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