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阳东区:“判例”式化解农村土地经营纠纷

搞一个典型的,其他类似情况就好解决了。”7月9日,阳江市阳东区塘坪镇朋江村党支部书记麦宗福在谈到自己在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下称“农村土地确权”)中的各种纠纷时,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任何工作偏差都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稳定大局。因此,及时处理和化解在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村民之间、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的纠纷矛盾事关确权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关乎农村和谐稳定。作为广东省2014年农村土地确权整县推进试点县之一的阳东区,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纠纷调处化解模式。

  解决一例矛盾

  一村50多起纠纷有了参照

  朋江村是阳东区塘坪镇农村土地确权的先行村之一,该村有8个经济合作社,2000多亩耕地,3100多人。去年6月,朋江村与该镇的禾石村、双麻村在全区率先试点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刚开始时,遇到很多困难。”麦宗福说,朋江村土地自第一轮承包后就没有进行调整,时间久远,在土地确权工作刚开始推进时,各类土地界线和权属存量纠纷矛盾逐步显现出来。

  在所有的纠纷中,首当其冲的是农户与鱼塘老板们的纠纷。麦宗福说,1990年左右,朋江村很多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一些养殖户养鱼,双方约定公粮和税费由养殖户承担,一直持续到现在。

  麦宗福介绍,这次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之初,一些鱼塘老板认为,鱼塘前期的公粮和税费全部由他们负担,这次农村土地确权理应确给自己,而农户却不同意鱼塘老板的说法,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据麦宗福初步统计,朋江村此类纠纷的土地面积达500多亩,涉及朋江、那邓、上樟等8个经济合作社的数百户群众,鱼塘老板冼某与该村的17户农民的权属纠纷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村干部多次找冼某和相关农户,跟他们做思想工作、讲政策、解释经营权与承包权的关系,“冼某始终坚持土地应该确权给他自己。”

  后来,群众提出仲裁,经过阳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把承包权确给农户,经营权给冼某并允许其经营到2029年二轮承包期届满。但冼某依然不服,阳东区农业局便引导其起诉至法院,“法院的判决与我们一模一样,他现在也服气了。”阳东区农业局工作人员说。

  麦宗福说,在解决了冼某与农户的纠纷后,村里其他几十个鱼塘老板和几百户群众共50多起纠纷都按照这种模式操作。

  对于朋江村的做法,阳东区总结为“判例”化解法,并将其推广至全区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

  所谓“判例”化解法是指,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典型纠纷案件进行立案仲裁,通过“判例”式化解纠纷法,引导相关纠纷主体参照“判例”进行化解。

  区仲裁委在村民大会民主协调的基础上,经过调查分析筛选出双方分歧较大的几件纠纷案例进行立案仲裁,最终解决了双方纠纷,并以此为例,引导其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进行调解处理。

  作为广东省2014年农村土地确权整县推进试点县之一的阳东区,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纠纷调处化解模式。

  实施分级负责

  做好甄别确立相应解决途径

  麦宗福还介绍了他们村在处理土地确权纠纷时的一些基本做法,即小的矛盾纠纷村民之间自行协商解决,村民自行解决不了的就通过村委会组织调解,调解不成就通过镇调解委员会调解,镇里调解不了的纠纷矛盾就通过阳东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仲裁。

  正因如此,朋江村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展顺利,7月3日已经进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地块分布图第二轮公示期。

  为了妥善解决土地确权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纠纷矛盾,阳东区在充实层级调处力量狠下功夫。早在2013年5月就成立了阳东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由区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仲裁委员会主任,法院、农业主要领导任副主任,成员由农业、国土、妇联、司法、法制等部门和农民代表组成。落实专职人员5名,聘任及调配20名仲裁员,辖区内11个乡镇全部依托镇司法所成立了农村土地纠纷调解委员会,村组织德高望重的老人成立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

  此外,阳东区实施分级负责制,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以“镇、村调解为主;调解不成,区级仲裁;仲裁不服,法院起诉”的解决办法。其中,纠纷涉及农户3户以内,政策认定明显的,由村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由镇处理;凡纠纷涉及农户3户以上或涉及村组集体的,由镇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由区仲裁委仲裁。

  阳东区对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因不同情况出现的纠纷,注重做好甄别分类,确立相应的解决途径。比如,对同一集体农户土地互换产生的纠纷,依法确认互换是否有效;对承包期内,村集体违法收回承包地产生的纠纷,依法纠正;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将承包地出租给他人产生的纠纷,确认土地承包权属于原承包人等。

  据统计,自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阳东区共调解仲裁土地承包纠纷242件。其中区仲裁委裁决38件、调解8件,镇村调解196件,有效减少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阻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目前,阳东区已顺利完成22万多亩土地的外业航拍影像调绘,完成8条村95个经济合作社23209.88亩耕地外业指界,完成3条村24个经济社8705亩耕地确权颁证任务,颁发首批证书1547本,没有发生一宗因确权登记颁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认真梳理排查

  化解基层矛盾深入推进确权

  对于阳东区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处理纠纷矛盾的做法,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顾幸伟给予了肯定,指出阳东区的做法主要有三个特点: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调解仲裁体系完善、调处机制灵活。特别是在化解纠纷矛盾中,阳东区积极探索,认真梳理排查涉地经营纠纷,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处理机制,尤其是“判例”式化解纠纷办法,同类涉地纠纷参照“判例”进行调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历史遗留纠纷,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顾幸伟表示,随着全省确权工作的深入,权属争议、村组乡镇之间界线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和纠纷,给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各地在解决确权过程中的涉地矛盾纠纷上下了大功夫,截至目前,全省调处化解涉地存量纠纷840宗,其中仲裁委调解59宗,裁决38宗,乡村调解743宗。

  他认为,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实施已30多年,因各种原因难免产生纠纷,关键是出现纠纷后能否及时解决。首先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打造一支素质较高、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熟悉法律的调解仲裁队伍;其次是抓细抓实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源头上遏制纠纷的产生;还要建立完善的仲裁体系,及时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阳东区:“判例”式化解农村土地经营纠纷:http://www.3jise.com/article/1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