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财政该节制了

  我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前几年就曾指出:我国的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但是从这几年地方政府财政的土地财政收入状况来看,土地财政收入有增无减。2009年土地出让金达1.5万亿元,约相当于全国地方财政收入43.7%,而2014年又创新高,土地财政收入达4.3万亿元,卖地收入占比超地方财政收入50%。

  我国目前以买卖土地为主的土地财政弊大于利。除了存在使房价过高、容易使官员贪污受贿等弊端外,从生态学来讲,土地财政使我国大片耕地丧失、城市过度扩张、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等。

  2014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同确定了全国14个城市开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工作,并将逐步在全国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城市过度扩张,并削弱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大量出让土地而获取资金的施政行为,对耕地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应当引以为戒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一些城市也制定过城市规划,而且都经国务院批复生效,但一些地方仍置国务院批复于不顾,肆意扩大城市边界,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期望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美国首都华盛顿城市规划堪称经典。自1800年起,华盛顿一直是美国首都和政治中心,其面积一直为174平方公里,尽管美国人口这几十年不断增加,但华盛顿人口一直保持在55万左右。

  我国的土地财政到了要节制的时候了。地方政府不能长期依靠卖地维持生计。这届政府卖完了,下届政府怎么办?子孙后代又该如何生存?西方国家土地财政政策值得借鉴。通过存量土地征收物业税和房产税等方式创造财政收入,土地不由政府直接经营。这样既体现了公平性,也保证了政府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从生态学上来讲,以买卖耕地为主的土地财政是砸国民的饭碗。必须采取遏制和节制措施,不能过分依赖土地财政来支撑地方财政和城市化。我国“十二五”计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城镇化管理,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要以人为本、节能节地、生态环保。这也是我国城镇化的方向。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财政该节制了:http://www.3jise.com/article/1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