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如何在农村土地确权中“调地”

  土地“微调” 主要依据:

  一是二轮承包以来积累了一些人地矛盾,使“微调”成为迫切需要。

  二是此次土地确权登记进程中存在大量“多地”问题,使“微调”成为相对可能。

  在“调地”时应把握四个原则:

  一、法律先行协调统一的原则

  建议对调整农村土地关系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整合,及时修订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之间冲突的部分,及时修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相关法律法规等。

  二、稳定为前提微观调整的原则

  “调地”应以“稳定”为前提,坚持公平平等、保障底线,在二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允许对承包地分配严重不合理的个别村做部分调整。对实测面积多出承包合同面积比例较高的部分,调出多地部分优先用于保障无地或少地农民,其余再进行二次分配。

  三、因地制宜村民自治为主的原则

  一方面要有相关权威性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加以指导约束,也要留给地方基层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自主创新的空间,允许各地干部群众在不违背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做出“调地”的实际操作办法规程。

  四、丰富纠纷解决机制的原则

  进一步丰富调解方式,充分发挥德高望重的“第三人”、村委会、基层乡(镇)人民政府、司法所等调解作用,并将调解贯穿于仲裁和诉讼之中。建立和规范农业承包合同仲裁机构,在立法上建立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前置制度。法院要坚持依法办案,慎重处理,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纠纷。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如何在农村土地确权中“调地”:http://www.3jise.com/article/1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