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1日召开的江门市新会区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二次主任会议获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新会探索建立的“两田制”确权方式获得群众认可,即对农户家庭承包的“口粮田”实行人地对接,对一直由集体统一发包的“经济田”,采用确权确地(份额)到户,继续由集体统筹经营。目前,新会区超过50%的村组已制订和表决通过实施方案,391个村组(49个经联社、342个合作社)已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外业调查,调查面积90885亩、地块40658块。
因地制宜确权确地
2013年,新会区被纳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2014年制定了《建设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以“3+2”模式(3项国务院综改办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管理服务平台、构建现代新农业经营体制;2项配套改革任务: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幸福新农村协调发展机制、强化乡村治理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上,新会采取的是因地制宜、确权确地的方式。
一是针对土地类型建立四种确权机制。对已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坚决采取确权确地到户形式确权;对一直由集体统筹经营的耕地,经本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表决通过,采取确权确地(份额)到户形式确权;对已登记备案并实施股份合作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形式确权(但在实际确权中,要求有条件确地的股份社原则上采取“先确地后确股”);对其他农用地(如四荒地、农业用水留用地等)采取确权确地到社形式确权。
二是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新会区立足新会实行农户家庭承包和集体统筹经营并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历史,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土地确权的“二分法”思路,探索建立了“两田制”确权方式。即对农户家庭承包的“口粮田”实行人地对接,采用确地确权到户的方式;对一直由集体统一发包的“经济田”,采用确权确地(份额)到户,并完善委托手续,继续由集体统筹经营,农民按份额获取相应的土地收益的方式。“两田制”土地确权方式得到了农民群众普遍认可和广泛支持。
将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
按照工作方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今年全面铺开,年底基本完成。下一步,新会将成立土地确权的农民权益保障工作小组,跟进处理确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农民使用诉讼、仲裁和调解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由村组通过民主程序自主解决,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同时,以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行为和完善配套服务为重点,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在区级层面设立新会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在镇(街)将原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心改造升级为农村产权交易所,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交易程序,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益,提高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此外,新会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融资体系建设,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争取今年实施。
江门农业用地转包:http://jiangmen.tuliu.com/nongye/zhuanbao/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两田制”农村土地确权方式获群众认可:http://www.3jise.com/article/1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