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一片绿色长廊,一串串饱满晶莹的葡萄挂满枝头,这是记者在金湖县黎城镇工农村一品葡萄种植家庭农场看到的情景。家庭农场总经理陈跃红告诉记者,“我从2007年开始土地流转,从最初的50亩,到今年总共流转了约130亩土地。”
据了解,该家庭农场所在地原来是一片荒地,不适合种粮食,长满了野草,但这里却是葡萄种植的沃土。陈跃红瞄准这块“宝地”,借着农村土地综合改革的东风,与工农村委会签订荒地开发协议,并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土地流转“转”出来的高效农业,一品葡萄种植家庭农场只是“花从”中的“一朵”。作为城关镇的一个村落,受地理因素限制,工农村一度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近年来,该村党总支一班人转换思维,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着重发展高效农业。截至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4865亩。“既然不适合搞常规农业,那我们就种经济作物。”该村党总支书潘道方介绍,结合村里已有产业和土地流转成果,村里专门规划了一个占地4900亩的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养殖、花卉苗圃、葡萄种植等高效农业。该园区计划投资10亿元,目前到位6.7亿元,已入驻并实现投产达效项目11个。
从一品葡萄种植家庭农场发展状况来看,目前该家庭农场已引进了红宝石、郁金香、金手指、巨玫瑰、夏黑等10多个葡萄品种,并开发了黄桃、草莓等采摘项目。与此同时,该家庭农场努力探索高效生态种植方式,形成了果—菜—猪—禽—鱼的一体化种养模式,发展循环绿色农业。2014年,一品葡萄种植家庭农场纯收入达40万元。
李文林是工农村8组村民,在一品葡萄种植家庭农场做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以前家里有10多亩荒地,一年收入不过几千元。现在都流转给了农场,我拿着土地流转费,每月还有工资,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块呢。”该家庭农场除了6名常年用工,农忙时另外雇人,用工达1000个工时。
潘道方告诉记者,在工农村,像李文林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目前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已解决129名村民就业。“土地流转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收入,我们村的集体收入2014年达到8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3800元,大家日子是越过越红火。”目前,工农村已经从全县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在全县140多个村(居)中排名第20位的先进村。
不止工农村,黎城镇目前流转土地约1万7千亩,占全镇耕地的70%左右,专业合作社53家,家庭农场12家。黎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刘广培告诉记者:“黎城镇靠近县区,交通便利,全镇抓住土地流转的机会,大力发展具有本镇特色的高效农业。”目前,黎城镇已有名贵苗木培育基地1个,商品羊基地1个,肉鸭标准化养殖基地2个,蛋鸡养殖基地2个,生猪养殖基地5个,葡萄采摘示范区1个,旅游、休闲观光区1个。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转”出高效农业新天地:http://www.3jise.com/article/1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