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正在形成,但工商资本下乡,介入土地流转,仍将受到审慎监管。
“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监管。”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7日表示,政府将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明确上限控制。同时,各地政府将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保障金制度。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流转承包地用途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受国务院委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向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报告时作上述表述。
韩长赋透漏,目前,全国县(市)级以上土地流转交易市场1324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7268个。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流转面积已经占到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
韩长赋表示,政府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通过互换并地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长期流转承包地。截至2014年底,全国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数超过341万户,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9万家,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将予以重点扶持。
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土地交易市场正快速形成,但风险监管仍将是政府重要工作。
韩长赋称,一些地方土地流转求大求快的倾向仍然存在,个别地方甚至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绩效考核,用行政命令强行推动。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不畅、合同不规范,目前全国仅有3/5的县和1/2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近1/3的土地流转未签订合同。特别是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非农化”的问题值得警惕,对工商资本违法违规用地、浪费农地资源的行为还缺乏有效防范和监管措施,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尚未落实。
资本下乡将继续受到严格监管。2015年4月,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四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上限控制、分级备案、审查审核、风险保障金和事中事后监管等五项制度建设要求。韩长赋表示,各地正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业部:警惕工商资本租赁农地风险:http://www.3jise.com/article/1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