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岔科镇土地流转:“流”出特色“转”出活力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途径和战略任务。流转农村土地,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3年1月,建水县岔科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稳制、分权、搞活”的原则,采取“集中、连片、规模”等方式流转土地。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10350亩。2014年,该镇阻塘子村委会被列为红河州土地流转示范点,省州领导、外县乡经常到这里调研考察。日前,笔者到岔科镇走访他们的实践与思考。

  利用土地优势引进外地资金

  农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角,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岔科镇地处建水县东部,有9个村委会、26606人,承包地30737亩。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加之外出打工人员多,造成了土地使用分散、流动性差,甚至出现了闲置现象。为此,该镇利用土地优势,积极寻求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通过考察、走访、调查,制定工作效能考核目标,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会,领导走村串户解决问题,从2013年1月至今全镇已流转土地10350亩,引进外地资金1.5亿元。

  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流转步伐

  岔科属山区乡镇,经济相对落后。但该镇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同时从镇村组抽调人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政策的宣传、培训、指导、合同的签订和登记等工作,全镇各党支部成立小分队,负责土地流转的信息搜集、手续办理、合同签订等代办事项。经过强化组织领导,党支部做思想工作,党员带头,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后,消除了顾虑,极大地激发了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变“要我流转”为“我要流转”,有力地推进了土地流转,吸引了外来企业、种植大户入驻。镇党委副书记李文洪说,岔科镇的土地流转工作,是以党建为抓手,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党员引领,带动群众流转土地,引进外地客商资金、人才、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民收入不断增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农村群众矛盾纠纷减少,促进了邻里和谐、乡风文明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扩大流转规模

  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思路、新办法,土地流转要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岔科镇的农村土地流转,悄无声息地走过了好几年,爆发式增长则是近两年的事,土地流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现状,镇党委、镇政府对现代农业又一次谋变,计划用3年时间,流转土地3万亩以上发展现代农业。今年以来,该镇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已基本确立,各项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不断出台,并采取“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应用新技术,科学化种植农作物增加收入,为岔科镇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土地流转促进三个转变

  岔科镇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利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三个转变”。一是农村生产方式及农民意识得到转变。以前农民到田间地头劳作是靠锄头、镰刀、人背马驮。土地流转后,村民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煮饭用上了省时省力的电器。从此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的现象得到遏制,森林资源得到极大的保护,实现了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二是农村纠纷减少,社会风气得到转变。过去因栽田种地引发各种矛盾纠纷。土地流转后,群众在家门口便可打工,既照顾了家庭,又获得了收入,使撂荒、闲置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于是邻里之间耕地纠纷、社会矛盾也随之减少了;三是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得到转变。通过土地流转,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除管理好没有流转的土地外,还可到葡萄园里打工,既不付种地成本,也不承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又稳定获取务工收入,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增加经济收入。

  通过流转土地实现两个倍增

  一个经营大户,就是一所农业技术推广学校。过去,岔科的土地大都是种烤烟、玉米,产量低、收入少。土地流转后,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了“两个倍增”。一是农民收入倍增。土地流转前,平均效益为每年每亩800元。流转土地后,租金为每年每亩2100元,仅流转土地一项就可实现年收入2700余万元,群众到葡萄地里打工,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余万元,户均纯收入近万元。二是农业效益倍增。通过土地流转,全镇共吸引1.5亿元民间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应用新技术、新品种,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大棚葡萄,发展红桃、小枣、石榴等名特水果,在果园间套种蔬菜,增加了种植老板、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农机服务、科技推广、专业合作迅速兴起,促进了规模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开发,使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效益倍增。

  发展环保农业建设生态农庄

  农业属于长效产业和高风险行业,以高技术含量为核心的高投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土地流转要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今年以来,岔科镇按照“大规模流转,小范围聚集”的模式,围绕“绿色、环保、无公害”的要求,推动现代农业向环保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如今的公路两旁,规范连片、整齐划一的钢架大棚连绵不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该镇还计划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础上,利用距县城近,周末、节假日到建水旅游人数较多的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长冲形成“十里葡萄沟”景观长廊,并建设生态农庄,农庄集餐饮、娱乐、参观、采摘为一体,从而带动旅游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届时岔科将是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体验乐园。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岔科镇土地流转:“流”出特色“转”出活力:http://www.3jise.com/article/1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