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5贵州《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

  记者获悉,贵州省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构建特色产业、质量安全、基础设施、科技支撑、市场开拓和政策保障六大体系,到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超过2000亿元,初步形成以山地、生态、精品为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

  九点意见全面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科学发展

  据了解,贵州山地丘陵占92.5%,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接近50%,空气质量优良,水土清洁干净,具有“山、水、气、土”优势组合的独特环境条件,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

  贵州农业产业园区

  据贵州省农委副书记、副主任杨兴友介绍,近年来,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贵州长期存在的“瓶颈”制约被打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贵州充分发挥山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特色林果、优质茶叶、优质蔬菜、特色杂粮等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已逐步成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贵州省农委与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州)农业部门结合实际,就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于近日正式印发。

  《意见》共9个部分、33条,具体从总体要求、主要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质量建设,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基础;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制机制;加快园区建设,搭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大平台;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现代山地高效农业重要支撑;强化市场开拓,提高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营销水平;完善保障措施,助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等9个方面指导农业科学化全面发展,指导贵州省农业发展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上,始终坚持走突出特色、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

  《意见》计划到2020年,贵州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超过10000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超过2000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更加合理,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特色优势农产品品质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初步形成以山地、生态、精品为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贵州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将大力推进以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大鲵和特色杂粮等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预计2015年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马铃薯面积分别达到2000万亩、680万亩、600万亩、400万亩和1100万亩,均保持较高增幅。经济作物比重提高,并逐步扩大牛羊等草食牲畜生产规模。

  据了解,贵州省绿茶生产规模已经占到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5.8%;马铃薯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二位;蔬菜是全国同时进入夏秋菜和冬春菜两大功能区的两个省份之一,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后,面积可进入全国前五位。

  下一步,贵州省将推进产业快速发展,选精、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山地农业经济,建立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搭建好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强化基础配套,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产业提升;同时,努力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加工工业、城镇建设的融合发展,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截至2015年9月30日,贵州省已累计认定无公害产地2567个,累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1867个,已有2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以《意见》为依托,贵州将围绕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推动,把“三品一标”纳入农业现代化工作中,坚持打造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建设贵州省生态农业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完善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检测机构,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检查员培训力度,规范认证,并加强监管,维护品牌公信力,推进追溯制度建设。

  将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基本要求,坚持高标准、走精品化路线发展绿色食品,贵州省农委副书记、副主任杨兴友表示,贵州将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战略,立足市场需求,加强市场销售和品牌建设。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流通体系、加大宣传推介、发展电子商务、实施品牌提升战略等方面有新突破,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三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三农”领域新增长点的主平台、主载体、主战场。

  目前,贵州省各级农业示范园区达到769个,其中省级示范园区发展到326个。2015年9月,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进情况报告显示,已有3063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从业农民431.1万人。已建成种植基地1039.3万亩,完成“三品一标”认证数量1043个。园区累计实现产值2536.8亿元,销售收入1915.4亿元。

  依照《意见》,下一步,贵州将重点支持75个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省财政厅对前40个重点园区给予奖励支持,省农委对其余35个重点园区和部分贫困县及其受灾严重的园区给予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园区担保体系建设、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和服务平台建设等环节。同时,根据全省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2015年全省农业园区绩效考评办法。

  《意见》以发展和生态为底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抓手,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构建特色产业、质量安全、基础设施、科技支撑、市场开拓和政策保障六大体系。从注重坝区发展向注重坝区挖潜与山地开发并重转变,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向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从注重生产向注重生产和营销并重转变,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收入、把产值做成效益,提高农业对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贡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共赢。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5贵州《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http://www.3jise.com/article/1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