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案例:以土地流转为契机追求规模农业效益

  土地流转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今年葫芦岛市所有乡镇都将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1/3乡镇建成土地流转市场。今冬明春,全市将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0万亩。“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条件,最关键的是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其产出值。谋求农业突破的葫芦岛市,将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让现代高效农业落地生根。

  原来土地这样种才合算

  作为举全市之力帮助建昌县脱贫的办法之一,辽宁财贸学院今后每年都将接收数十位建昌的村干部来校学习管理和农业生产相关知识。作为高校,能有这般底气,主要是他们已经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先行一步。坐落在兴城市元台子满族乡姜女村梁家屯的辽宁财贸学院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235亩,设施农业面积9万平方米,建有标准化阳光温室1栋,薄膜温室12个,连栋冷棚3个。

  今年1月至9月,葫芦岛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4万亩,占全市蔬菜总量的73%;产量109万吨,占总量的82%;产值31亿元,占总产值的97%。不计算、不比较,认识或许是模糊的,可数据却十分清楚地显示,设施蔬菜早已是葫芦岛蔬菜的主力军。而73%的面积,82%的产量,97%的产值,最有说服力。事实告诉农民:受产业政策帮扶最多,投入人力、财力最大的设施农业,能让土地最大限度生金。

  而在葫芦岛,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兴城西部山区的碱厂乡,荒山荒坡资源丰富。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两个1万亩的发展目标,即从2014年起3年内平欧大果榛子发展到1万亩,优质水果发展到1万亩。到目前,全乡已建成干果、水果、浆果超千亩示范园4个,超万亩示范园7个。由于集中连片,依靠产业政策,经济林被优先提供水利设施,修梯田的栽植户每亩得到补助200元,新栽植户还获得水泵、水管、地膜支持,村民获得专业技术服务和指导。一度贫瘠的山乡将因经济林而发生巨变。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配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投入,并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达到最大化的投入产出效益。由于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葫芦岛市的农业产业结构正得到全面优化。仅今年以来,全市就新增农业合作社218家,累计2650家;家庭农场7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家。

  加快发展水果产业,葫芦岛将以果园标准化创建为抓手,调整水果产业布局和树种、品种结构,增强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6年全市计划新增果树6.67万亩,2020年全市果树面积将发展到200万亩,形成苹果、梨、葡萄3个产业带,果品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优质果率达到75%以上,水果出口量达到水果总产量的15%以上,果品总收入达到50亿元。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葫芦岛准备大力推进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扩大全市蔬菜生产规模;明年全市新建市级设施蔬菜标准园10个,2020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要达到50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250万吨,总收入超过50亿元。坚持政策扶持、典型引路、科技支撑相结合,大力推广核桃、板栗、大枣、榛子等名特优新经济林树种,葫芦岛市计划到2020年新植干果经济林39.98万亩,全面建成建昌核桃、建昌板栗、南票大枣、兴城榛子4个干果生产基地,总产值达到5亿元。

  以标准化小区建设、示范场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推动畜禽科学养殖,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到2020年,葫芦岛市拟新建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场 (小区)450个,总数达到1018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3亿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00万吨,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10亿元;现代渔业方面,将培育健康渔业、增值渔业、精品渔业和休闲渔业,鼓励远海捕捞,发展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努力增创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带动渔业经济提质增效;针对连续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今年全市积极开展旱作农业增收项目,大力增加抗旱作物种植面积,共完成11.5万亩,预计产值实现1.2亿元。在旱作农业调整方面,葫芦岛市还准备以建立旱作农业高标准示范园为重点,增加花生、谷子、甘薯、高粱、杂豆等抗旱作物种植面积。到2020年,全市马铃薯达到25万亩,谷子、高粱、甘薯、红小豆、绿豆等小杂粮达到25万亩,花生达到50万亩,建成优质马铃薯、小杂粮、花生3个优势产区。

  今冬明春新增土地流转100万亩

  由最初的怀疑观望,到理解了、想通了,并参与其中,建昌县巴什罕乡榆树底下村的王志宽坦言让土地流转出去的过程其实蛮艰难。 “是乡干部坐到炕头上跟我们讲道理,算明白账,不然咱可信不着。 ”的确,巴什罕乡能在短期内流转土地3000余亩,与乡村干部的努力工作分不开。 “必须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乡党委书记裴玉峰说,“理不说不透,话不唠不明。跟大家解释清楚,老百姓是知道如何选择的。 ”

  的确,目前大多数农民种什么、怎样种、怎样卖,主要靠自己拍脑门。而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土地产出已经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农民,迫切希望有人或者组织上对其给予帮助。 “土地规模流转,不仅可以让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更是在引导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领域各要素的资源效用。 ”今年以来,该市土地流转呈现流向新型经营主体明显增多、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大幅增长的特点,全市经营30亩以上耕地农户达到1万户。

  另外,土地流转还由原来的口头协议向签订书面流转合同转变,规范性不断增强,目前全市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达到8.8万份。此外,产业发展带动土地流转作用已经显现。由于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市大力发展的设施农业、水果、干果业、农业机械化集中经营已经成为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源泉。

  集众智,汇众力,葫芦岛全面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组织。今年全市所有乡镇都将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1/3乡镇建成土地流转市场。到2017年,全市将基本完成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20年,所有涉农乡镇全部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转市场)。市政府日前专门发文,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等进行了明确。预计今冬明春,全市将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0万亩。届时,将有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组织在葫芦岛的广袤乡野出现。□本报记者/翟新群/李万东

  绥中杨斌果业合作社又丰收。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翟新群、李万东摄建昌县素珠营子乡佟杖子村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案例:以土地流转为契机追求规模农业效益:http://www.3jise.com/article/1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