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该怎么做?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四个一”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据悉,今年,济阳街道积极引导、多措并举,新流转土地3000亩,通过新建菌菜大棚、发展水稻专业化种植、培育苗木种植基地等方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升土地价值,切实“转”出农业新活力。

  北肖村新增菌菜大棚300个

  近日,在济阳街道北肖村,一座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拔地而起。据悉,在该街道的支持帮助下,今年北肖村流转土地200亩,建起30座高标准大棚。

  “大棚墙体为切块砖构造,保温材料夹层,钢结构封顶,整个大棚正式种植使用后,总投资约18万元,标准很高。”该村支部书记王绪茂介绍。据了解,包括北肖村在内,今年该街道共发展菌菜大棚片区6处,新增大棚300个,主要位于董家、肖家、肖王、洼里王等村。

  截至目前,该街道菌菜大棚达到2000余个,平均每个棚纯收入5至8万元,菌菜大棚真真正正成了农民家门口的“聚宝盆”。

  土地流转与扶贫解困“联姻”,助农增收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济阳街道还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扶贫解困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帮扶带动作用,在街道市级贫困村董家村流转出土地120亩发展枣树专业化种植,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将该村打造成集枣树种植、鲜枣采摘、熏枣加工的专业村。

  同时,该村流转土地60亩,建起9座冬暖式大棚,引进三箭集团投资公司,流转土地266亩,发展观赏类苗木种植。土地流转让贫困村有了扶贫产业,人均增收800余元。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该街道共新注册水稻种植、农业机械、畜禽养殖等农业专业合作社10家,新发展家庭农场5家,新培育种粮大户13户,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菌菜大棚300个,新增奶牛150头,水稻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总数达到5000亩。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该怎么做?:http://www.3jise.com/article/1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