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要做大规模就急需增加资金投入,对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发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成了新选择。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省此类贷款尚未形成规模,农户急切期望提高土地经营权含金量。
利息:200万元比120万元少
同一个经营主体从同一家银行贷了两笔贷款,一笔200万元,一笔120万元,后者利率近乎翻倍,这是怎么回事呢?
11月18日,记者来到莱芜市赢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林香从一个写着“还款贷款票据”的文件盒里拿出厚厚一摞银行单据,交给记者翻阅。
“200万元就是公司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个贷款最便宜,月息4.25‰;另一个月息是8.075‰。”潘林香说。
赢泰公司发展有机农业已有12年,起初靠亲戚朋友借钱投入,2011年从当地农村信用社以公务员担保的形式贷了50万元,年息11%;2012年100万元,年息10%,2013年120万元,年息9.8%;2014年4月拿到了莱芜市首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赢泰公司用其从天津购买种羊,现在种羊存栏已超过2000只。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了农民资金缺、贷款难的问题,让贷款主体的经营规模迅速膨胀。山东五福茶业有限公司在莱芜莲花山有1000多亩的茶叶种植基地,总经理吕守祥与潘林香同时拿到200万元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之后整修山路十余公里,又引进研发茶叶新品种,带动周边村庄种茶200多亩。“十三五期间,茶叶种植基地将发展到1万亩!”
推广:“尝鲜者”不足1%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以让农村“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加之利率优势明显,我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推广。但从全省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仍处于“星星之火”的状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真正能够获得贷款的“尝鲜者”还是极少数。
在日照市五莲县,今年10月16日,汪湖镇前泥牛子村的村民,以租赁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权作抵押,成功获得贷款20万元,这在该县属于第一次。在淄博市淄川区,2014年7月16日,首次向9家农户发放43万元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累计为11家农户发放贷款268万元。
莱芜市在全省较早试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累计发放20多笔、3000多万元。但莱芜现有农民合作社1400多家、家庭农场29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5家,再加上种粮大户,合计2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靠土地经营权抵押获得贷款的不足1%。
莱芜市委农工办副主任狄杰友表示,该类贷款只针对流转土地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且设置了项目前景好、政府认可、曾受财政奖励、无不良信贷记录和有明确盈利预期等五个条件,“贷款成熟一个批准一个”。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247.1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计接近20万家。全省14个市43个县(市、区)已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8.7亿元。但若平均到近20万家,每家才4350多元,与农业规模经营动辄百万、千万元的投资相比缺口甚大。
期盼:提高经营权“含金量”
国家近日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要“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指导意见”。山东将比全国提前两年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已经具备推广土地经营权的先决条件。这为土地流转和经营权抵押打牢了基础。但一方有迫切的贷款需求,一方有最低的利率,本应“一拍即合”的事,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推广缺口呢?
贷款设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是一个重要原因。吕守祥认为,农业生产对资金稳定性要求高,贷款期限应当与种养周期匹配起来。潘林香说,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建议贷款期限至少延长至两年。
赢泰公司流转了120亩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只用了其中58亩,可地上附着物是公司十几年来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再加上山东省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收取4万元担保费从中作保,这才从银行拿到了200万元贷款。周边的种粮大户跑来公司说:“我的地比你的还多,能贷多少啊?”潘林香一句话就打消了他们的念头:“我一个有机草莓大棚就投了60多万元,再看看我地上的办公楼、羊舍,你地上有啥?”
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清津认为,确权颁证之后,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基础上,如何提高土地经营权的含金量已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一环。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经营权“变现”有多远?:http://www.3jise.com/article/2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