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5土地流转路子多----家庭林场大发展

  秋冬时节,走进绥德县裴家峁村创新林果园区,只见一层层梯田齐齐整整,如一条条缎带缠绕在梁峁之间,梯田内新栽植的果苗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去年,该县通过流转土地、劈山填沟,新建裴家峁创新林果园区,使这片曾经杂草丛生、满目荒凉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地集中流转——建现代农业园区

  裴家峁村位于绥德县城南10公里处,全村1500多人、3400多亩耕地,有限的土地、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制约当地村民发展经济的瓶颈,求发展、盼致富一直是全体村民的愿望。以前部分村民试着在自家地块上种植市场前景较好的核桃、苹果等林果树种,然而地块零星、分散,难以形成规模,而且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果园荒废,无人管理,收益甚微。

  随着城镇化步子的加快和县城版图的扩大,去年,该县决定在亦城亦乡、山形地貌较好的裴家峁村建设集产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并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按照“抓流转、兴林果”的总体思路,流转土地1000多亩,劈山填沟,平整梯田,率先在全县探索出了一条林果园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新路子。园区空间布局结构为“五板块一带”,即优质林果板块、现代设施农业板块、休闲体验板块、生态养护板块、综合服务板块,红色、黄土文化展示旅游带。

  户示范带动——促林果产业化发展

  为了把流转后的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该县按照“家庭林场”式复合经营,充分发挥经营能手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及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形成连片专业规模经营,使林果产业真正走向专业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路子。通过示范带动,现代林业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林场主等逐渐成了发展高效特色林业的生力军,促进全县林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该县充分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和要素,以林果采摘、园区绿化、苗木培育、林下经济带动休闲观光,首先建设集“试验、示范、教育、采摘”于一体的200多亩创新林果采摘园区。通过平整土地,培育油松、火炬等绿化苗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银杏、火炬、中槐、香花槐、垂柳等为主栽树种,打造园区一路一景、色彩纷呈的绿化氛围。目前园区正在建设观景台,此外,其他景观小品、农家乐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建设中,将为民众提供一个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的好去处。

  科学技术引领——初步实现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

  为了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果园,县林业局在品种选用、模式确立、设施建设、科技服务等下足工夫,精心组织实施。在品种选育方面,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先后赴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宝鸡千阳试验站、山西省太谷果树研究所等地调研,引进了口感佳、产量高、果品鲜、抗旱、抗寒的苹果、梨、葡萄、杏、核桃等12个树种、60多个优良林果品种,通过对优良品种的试验,推广林果栽植、培育、管理技术,示范林果发展模式,同时采用宽行密植的先进栽培模式,开挖丰产沟或丰产坑,施足底肥,各技术人员从果树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果园管理技术规程操作,初步实现了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的林果产业建设目标。

  此外,还将林果园建设任务分解成四大板块,每位林业专家负责一个板块,再根据专业优势负责不同的树种,同时还号召其他技术人员积极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把每一位技术人员培育成一名优秀的林果专家,为林业技术发展储备科技人才。(榆林日报)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5土地流转路子多----家庭林场大发展:http://www.3jise.com/article/2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