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连续阴雨,香橼树村76岁的村民徐正国没事就往田边跑,水稻无法收割,他心里有点急,虽然这地块年初流转给了村经济合作社,但庄稼人对作物的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他告诉记者,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1000元,不用出力就能拿到钱,自己精神好的时候就帮着合作社打工挣点零钱,收入比以前还更多了。
香橼树村的村民大多以外出打工为生,留守村民近三分之一的年龄超过了65岁。老人、妇女无力种田,土地便不能实现最大价值。看着村里的农田逐渐荒废,村两委班子一合计,决定把土地流转出来,成立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开启全新的种植管理模式。
年初,该村流转土地740亩,与县粮食局签下协议,加入了县“粮食全产业链联盟”。为了保障农民利益,村里在土地流转之初就明确了利益分配模式。村党支部书记张学进介绍,利润中10%划入备用基金,用于应对风险;20%用于70岁以上老人平均分配;30%根据土地承包面积按比例分配;40%由所有合作社成员平均分配。
合作社成员刘克平承包了其中的60亩土地,负责这片水稻的治虫、除草等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中江公司统一提供了种子“淮稻五号”,镇农技站派农技员手把手指导,粮站统一烘干后托市收购,这种全新的模式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保障了农民利益,粮食产量也从每亩500公斤提升到每亩700公斤。
眼下的秋收是香橼树村土地流转托管后的第一茬收成,这种“一条龙”式的种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张学进告诉记者,村里土地流转还在继续,接下来他们会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将零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多少钱?:http://www.3jise.com/article/2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