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大力鼓励土地流转该怎么做?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淮阴区三树镇农村零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调整,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为适应一些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的需求,该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采取“群众自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模经济”的办法,大力鼓励土地流转。

  把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着力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将土地延包向土地流转倾斜,努力实现农村人力、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的优化组合,让善农者耕田、善商者经商、善工者进厂,逐步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在土地流转中,该镇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自愿、有偿、依法、有序”的原则,为农村土地流转稳妥、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土地转包、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委托代耕、土地经权转让、土地经权入股、拍卖等基本形式,在严格条件的基础上,该镇采用招标、拍卖、反租倒包等形式进行公开流转,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更趋优化、更加有效、更为合理。

  在全镇引领出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精品化道路,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怎样提升农业效益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立足本地实际的运营模式。 

  三树联盟村是有名的蘑菇种植大村,针对耕地少的瓶颈困扰和拓宽市场销售的需要,联盟村蘑菇专业合作社提出“种植市场化、管理组织化、营销产业化”思路,通过协商签约,采取有偿租赁的办法,引导菇农租种邻村耕地。

  目前,全村蘑菇种植面积达360亩,亩均效益在8000元以上。淮阴区惠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每亩1000元,长期聘请农民124人,农忙时请农民工200多人,解决了当地农民既打工赚钱,又能照顾家庭种田等问题。

  据渠北村党支部书记王优如介绍,全村60%农户都成了合作社的一员,户均出租土地5亩,年获租金收入5000元,在合作社务工农民人均月收入1800—2400元。过去祖祖辈辈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农民,现在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户均增收入2万余元。 

  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农民尝到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甜头,通过农民现身说法、介给经验等方式,又激发了全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目前,三树镇土地流转的范围由本组、本村内流转向跨村、跨镇转化;规模也由几分、几亩向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适度集中;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专业大户等转变,一批新型的业主、农民专业大户等农业产业主体逐步形成。

  今年,该镇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到7300亩,培育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3家,发展家庭农场3家,培育专业合作社112家,解决农民就业近2000人,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财源,推动了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大力鼓励土地流转该怎么做?:http://www.3jise.com/article/2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