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全省流转土地面积是1547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26.5%。到今年年底,预计全省土地流转可以达到27.7%。但是这个土地流转率,低于30%的全国平均水平。在12月14日下午召开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系列发布会第七场——“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农工委副主任、省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员杨新元对四川土地流转率低于全国水平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破解之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杨新元表示,现阶段不一定是土地流转率越高越好。土地流转应该和农民工市民化同步,只有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起来,二、三产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农民有更多机会进城务工,才有条件把土地流转出来。下一步,要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也不仅仅是流转给业主来做,还可以通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还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在谈及四川土地流转率低于30%的全国平均水平时,杨新元说道,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流转土地。他解析道,流转土地的目的主要就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而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简单来说有两项:
一是农民要自愿,只有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土地流转,不仅仅是要自愿,还要有偿。“攀枝花米易县蔬菜亩产一年能达到两三万收入,流转土地租赁费用达到四五千元,在那里基本上没有多少地拿出来流转,都是农民自己在种,甚至农民还要请外地人来一起种。 ”杨新元继续说道,
第二,要有人接收,主要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收的人也要所回报,看能不能用相对较少的投入换取较高的回报。就全省的耕地分布情况来看,耕地分布不均,盆地丘陵地区耕分布最多,接近占全省的60%。比如阿坝、甘孜这些地方,土地流转率只有10%左右,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偏远,耕地质量比较差。像成都地处川西平原,土地流转率就比较高,已经达到60%左右。
“现阶段,不一定是流转率越高越好。”在杨新元看来,土地流转应该和农民工市民化同步,只有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起来,二、三产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农民有更多机会进城务工,才有条件把土地流转出来。“中央和省上多次强调,不能片面追求超大规模流转,要把握好度,不搞强迫命令,不能以农民放弃或者退出‘三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
他表示,下一步,要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也不仅仅是流转给业主来做,还可以通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还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谈到这里,他举了巴中市恩阳区的例子。“前两天,我在一个贫困县——巴中市恩阳区调研。恩阳区关东乡西南村两委会班子很强,他们带动农民发展葡萄,一个村只有166户农户却发展了1400多亩,基本上把全村的地都拿来种葡萄,今年总共收入800万,效益相当高。”
杨新元总结道,所以,土地流转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引导依法、规范、自愿、有序流转,把握好土地流转和适度经营的度,不搞大跃进,不搞行政瞎指挥,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这样才符合实际情况。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的目的和前提条件是什么?:http://www.3jise.com/article/2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