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5年"三农"纲领性改革政策回顾及2016年一号文件猜想

  作为传统第一产业,农业在中国各产业中一直处于基础而非主导地位。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以及疲软经济的提振需求,以"三农"为主的第一产业梯队所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正在重新被重视起来。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纲领性改革政策,从中央最高层推出和落实的主要包括(部分):

  2015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5年2月11日,农业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土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

  2015年6月2日,财政部发布《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

  2015年6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

  2015年8月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

  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

  201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关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规划部署;

  201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且据市场的预测,2016年一号文件或聚焦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地区的一二三产业一体化。

  早在11月2日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就聚焦农村改革五大关键领域: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加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等。

  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1月4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设定了更为详细的产业融合目标: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是一个范围更广、动态化的概念。发端于石器时代末期的传统农业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是一种更为纯粹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农业是广泛借助和应用现代科技、工业现代化管理经营的社会化农业,属于农业产业的最高级阶段。现代农业通过适度规模化的耕作,大幅提高耕作效率;利用创新科技,提升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此外,产业化程度更高、产业链延伸性强等特点,让现代农业在推动农工贸的衔接和融合方面更为便利。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5年"三农"纲领性改革政策回顾及2016年一号文件猜想:http://www.3jise.com/article/2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