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6农村宅基地创新利用方式:农宅合作社

  “我用旧宅基地入股村里的宅基地合作社,去年领了3000元的股份红利。”近日,张家口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村民董文军兴奋地告诉记者。

  董文军做梦也想不到,自家闲置了十几年的破旧院落,经村里整合改造发展起旅游,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来——这得益于农宅合作社对农家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

  南壕堑镇党委副书记史志刚介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十三号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常年居住人口不足全村的一半,一宅一人的院落占到50%,闲置破损的房屋多达140多处,村里闲置荒废的“空心院落”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硬伤”。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让闲置资源变为农民增收的资本?去年,十三号村在县、镇的引导扶持下,开始探索农宅使用新方式。在盘活利用宅基地中,该村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村宅基地合作社,以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为前提,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精准测量,宅基地的使用权、入社后的股份权、建设房屋的产权全部确权到户,保障户主利益。同时,他们通过推行村民以地入社、按宅占股、以股分红机制,38户村民加入宅基地合作社,集中连片整理闲置宅基地18亩。充分发挥村地处草原天路西线节点、紧傍大青山景区等优势,以打造“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健身乡村游”为目标,在宅基地治理区建起38套具有陕北风情的农家饭店,成立了彩色坝头旅游开发公司。仅去年,该村接待游客2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

  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十三号村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村内实行了绿化、亮化、净化,并新建有机果蔬采摘大棚5个,开辟山间观光道3公里,修建了垂钓池、绿草地、停车场、林间小道等生态旅游配套设施,让“空心村”重新焕发了生机。

  “农宅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宅基地利用方式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于探索治理‘空心村’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县将广泛推广他们的模式。”张家口尚义县农工委常务副书记高海成说。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6农村宅基地创新利用方式:农宅合作社:http://www.3jise.com/article/2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