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流转速度不及预期?来看国外经验如何?

  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其中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进度不如预期,这里,不妨看看国外的经验。

  ○美国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农地流转问题,因为美国实行的是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土地制度,再加上美国历年来重视个人产权,因此美国有着明晰的土地产权边界。在美国,以租佃制为主要方式,市场调节流转,土地买卖和出租都很自由。在流转过程中,大多只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地主或自找使用者出租,或通过中介出租,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转让中,一般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签订经济契约,其目标主要在于扩大农场规模,优化生产要素组合,运用先进科技与管理。政府保留了相当多的对土地的控制管理和收益权,目前美国4.7万个农村合作组织覆盖成了全国网。      

  ○日本       

  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土地改革。日本政府从《土地法》(1952年)开始,到《农业基本法》(1961年),倡导以租赁为主的规模经营。之后日本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也紧随其后。面对农村问题,日本政府制定并执行了《土地利用增进法》,其中政府鼓励农户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出租、出卖或放弃自己的土地。日本政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也在农地问题上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中介作用,鼓励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同时,日本政府加强对中介组织的扶持与培育,积极引进西方中介组织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在国内成立多个由各县、市町村政府及农协联合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1999年颁布《新农业基本法》制定了新农民进入农业的技术培训和管理计划,为土地产权流动创造社会条件。      

  ○法国       

  20世纪20年代起,法国政府决定重振农业,改革土地继承制度,颁布了《农业指导法》。另外,法国政府还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鼓励到退休年龄的农场主退出土地,设立“非退休金的补助金”,鼓励部分青年农民到工业、服务业去投资或就业。其次,鼓励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国家通过中介组织去收购和转卖农地,订立长期租约,以刺激投资。同时,法国政府还设置土地事务所和土地银行等其他的相关机构促进土地的有效管理和流转,最后,法国政府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确保土地流转的正常进行。并且,政府鼓励建立适度规模的中型家庭农场及其组合,为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低息货款。目前法国只有土地所有者自己直接经营和租佃两种农地经营制度,其政策大大促进了农地的有效流转,现在六成以上的农地是以租赁方式经营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速度不及预期?来看国外经验如何?:http://www.3jise.com/article/2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