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6年深圳土地全部国有,购买“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主任王幼鹏日前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以“城市管理治理年”为契机,向违建这一城市治理“痼疾”出重拳的决心,务求在遏制增量、消化存量上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在7月15日以来全市实现零增量全面控停的基础上,2016年实现违建负增长。

  记者:市委常委会在去年的7月15日和10月9日先后两次研究违法建设问题,并原则通过了查违“1+2”文件。在你看来,市委市政府采用这些举措,表露出怎样的决心?透露出怎样的信息?深圳市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王幼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违建问题,马兴瑞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都强调了违法建筑问题。10月9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查违“1+2”文件,并强调严查严控违法建设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向违建这一城市痼疾出重拳的决心,在7月15日以来全市实现零增量全面控停的基础上,2016年呈现负增长。

  记者:事实上,国内外很多城市,都会碰到违建的问题,你认为哪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可供深圳借鉴?

  王幼鹏:浙江省尤其是金华、温州、义乌等城市的经验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总结如下:一是领导重视。建立市四套班子挂钩联系制度,定期督察违建情况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二是依法治违。制定出台相关法律规章,保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三是查人查物。增加违建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力。四是拆控并举。建立查处违法建筑的长效机制。五是舆论监督。设立媒体曝光平台,依靠发动群众。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了以屋宇署为主,房屋、警务、法庭、业主立案法团、社会保障等组织共同构成的违建治理体系,一定程度遏制了违建行为。

  记者:提起违建,土地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二元制的土地法和深圳实际存在一定的冲突,那么如何借助整治违建,在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实现新的创新和突破?

  王幼鹏:一是进一步扩大“农地”入市范围。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政策制度,通过实施“1+6”文件、《关于促进安居型商品房用地供应的暂行规定》、《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用地供应暂行办法》等政策,推动原农村集体实际占用、符合规划的土地入市。目前,福永凤凰社区工业用地入市地块、龙华民治教育设施用地入市地块均已完成入市,坪山龙田社区工业用地入市地块已完成前期工作,近期将挂牌。

  二是通过土地整备,综合利用规划、土地、资金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快消化一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去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征地安置补偿和土地置换的若干规定》(深府[2015]81号),规范征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

  三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提高更新项目审批、实施效率,通过实施城中村、旧屋村、旧工业区等拆除重建以及旧工业区综合整治。据统计,历年来共消化历史建筑约1100万平方米。

  四是全面推进建设用地清退。按照《深圳市2016~2020年建设用地清退工作方案》要求,将不符合规划、违法建设、存在生态安全隐患、低效粗放利用等情形的现状建设用地拆除并复绿。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清退总规模不低于30平方公里。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6年深圳土地全部国有,购买“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http://www.3jise.com/article/2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