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理表示,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电子商务不等同于商务电子化。

电子商务即使在各国或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关键依然是依靠着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它已不仅仅包括其购物的主要内涵,还应包括了物流配送等附带服务。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

农村电商发展急需升级创新

谈起农村电子商务,全国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而现在我国农村电商规模仍然偏低。

那么,哪些因素制约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呢?温思美认为主要有6个方面: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对电商认识亟待提高;发展模式单一,整体水平偏低;公共服务尚不完善,电商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物流支撑体系薄弱,尚未能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要;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制约农村电商做大做强;融资渠道不畅,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尚未建立。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温思美认为,要在统筹规划、精准扶贫、示范带动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标准体系、服务体系上进行创新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将发展农村电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积极对农村各类人员特别是贫困人员进行电商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

完善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电商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鼓励具备条件的村级综合服务站、供销、邮政及综合型电商企业整合建设服务网点。

完善农村电商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统筹规划建设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尽快将邮政和快递业务延伸至村一级。

加强标准化体系和溯源体系建设,规范农村电商市场秩序。鼓励支持供销社、合作联社、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整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等资源,推动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

创新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电商的资金扶持。引导三农银行创新金融产品,重点为涉农、中小微电商企业提供信贷产品和相关金融服务。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http://www.3jise.com/article/2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