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林业投资,先看看农户心中的账

    林业生产具有周期长和风险大等特点,在转包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时,不妨参考传统农户对林地的投入情况和影响投入因素来做出前期预估。“全世界的农民在权衡成本、收益和风险时,心中都会有一本账,在闭塞的、孤立的、分散的范围以内,他们都是精打细算的‘经济人’”, 诺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这样说道。

                                             

    传统农户在市场观察和新信息接收方面处于劣势,但大都会围绕着他们生存之本——土地,精打细算。农户对林地的投入分为劳动力和资本两块,劳动力包括自家劳动力和雇佣劳动力,如在江西长水村,毛竹砍伐工人均需150元一天,资本投入包括种苗、农药、肥料、灌溉采伐工具等生产资料费用。

    2011年夏,浙江林业大学徐秀英教授团队对浙江省3个县18个行政村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从收集到有效问卷264户(竹林地块151户、经济林地94户、用材林地18户)分析得出,在地块单位面积总投入中,劳动力投入为8481.77/h㎡元,占林地总投入的77.08%,农药肥料的投入为1707.82/h㎡,占林地总投入的15.52%,种苗的投入仅为7.39%。外出务工潮造成劳动力雇佣困难,人力成本拔高。

    农户对不同地块的投入也不相同,如竹林地块的总投入为5182.03/h㎡元,其中劳动力占总投入的83.72%。农户在经济林地上的总投入为2.035413万h㎡,为竹林地块的3.93倍,其中劳动力的总投入为74.37%。

    因林地和自身状况的不同,每个农户的投入也不相同,具体来说,大概有下面这几种因素对投入产生影响。

    首先是经营林地的状况,包括林地地块面积、、林地距家的距离、距离主干道的距离等。理论上看,林地总面积越大,农户对林地总投入越多,单个林地地块的总面积越大,单位面积的林地总投入可能会越低。3年前,闽南的石磊回到农村老家,重操旧业种植经济林,“马路通了,车子可以开进去,省力多了”。不在老家的几个亲戚,现在也都将林地免费给他种,吴磊自嘲广种薄收。

    种植的物种不同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不同。用材林的周期性较长,投入一般都集中在林木生长的前期,后期投入较少;经济林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农户进行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同时它的集约成都较高,需要的投入较多。

    户主特征,主要包括户主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通常来说,户主年龄越大,对林地的投入可能越少。另外一方面,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可能会选择其他的就业方式的,也不一定会过多投入到林地中

    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占比,一般而言,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和投入成正比,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是林地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如果家庭收入结构来看,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也极大影响了农户的投入状况。

    除了这些外,农户所在区域林业产业化状况,以及政策的变化都会对农户的投入产生影响。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林业投资,先看看农户心中的账:http://www.3jise.com/article/2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