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复杂之处是个难解开的扣
会场内外,陈锡文被追问最多的便是土地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如何。此前有声音质疑目前改革偏保守,而在陈锡文看来,目前“之所以谨慎,不是胆小,也不是看不清楚。中国的土地改革到现今阶段,该要做大的判断”。
陈锡文说,复杂的农村土地改革中,关键问题在于集体经济走向。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村房屋财产权抵押已经获准在部分县地试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部分地区进行3年试点,最晚到2018年,要对试点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要修改现行法律或者退回到原来框架内。
“最复杂的问题是集体经济走向。”陈锡文说,土地从概念上是属于农民的,但农民又分属不同的集体。集体是以地域为单位的排他性经济组织,不涉及分割。所以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比如政策允许试点区农民抵押房屋,农民获取贷款后如果还不上,房屋将如何处理?商业银行因无法处置抵押房屋而顾虑重重。
“抵押和买卖有什么区别?”他先是反问记者,然后以此解释,改革的复杂之处在于涉及财产关系。
陈锡文将之形容为一个很难解开的扣。因为如果不能转让给集体以外的人,转让就没意义。“如果松开这个扣,集体经济分崩离析;如果坚守集体性质,不许这样或那样,农民财产权利怎么变现?”
“中国的土地改革到现今阶段,该要做大的判断了:农村往哪边走?未来集体组织还要不要?其实每项具体的改革后面都涉及很大的背景,能看出最基本的发展思路。有人说,往前一点点有什么事?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洞打下去,稀里哗啦就收不住了。所以很多问题,不是眼前的这点儿事。”
陈锡文说,既想促进经济发展、让农民富裕,又不想破坏基本经济制度,所以就显得非常谨慎。“这样也好,谨慎过程中或许有新事物、新情况冒出来,把之前看似很难的问题给化解了。”
谈及如何让征地补偿更加合理的问题,陈锡文坦承,现在很多人对征地有意见,但买卖土地肯定要做评估。“征地补偿标准这些年从16倍、30倍过渡到不设上限的设计思路。不过,媒体报道方式有时出现偏差,容易让农民产生更强烈的对比。”
“我去台湾考察,当地征地时政府先算账,农民可得到整体不低于40%的置换土地或者钱款是法定的,所以他们的预期是清楚的。”陈锡文认为,在这方面我们仍然有较大差距。“有时地方领导干部一着急,开个市长办公会、开个常委会,就定了整个城市要向哪儿扩多少平方公里。”(土流网 左左整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最新土地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如何?:http://www.3jise.com/article/2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