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5-2020)

17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为使我区牦牛产业得到长期性科学性地发展,该厅出台了《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5-2020)》(以下简称《方案》)。据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有效的技术服务机制、加强农牧民技术培训等方面为牦牛产业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在加大科技投入方面,我们将积极组织各级农牧业科研部门加强科研技术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继续开展九龙牦牛、娘亚牦牛的选育与扩繁研究,建立选育技术体系,加速牦牛育种进程;开展类乌齐牦牛奶、毛(绒)等生产性能的测定分析、种质特性研究和遗传距离评估。”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自治区科技厅还将在金牦牛科技示范园区、金牦牛科技示范村开展高效养殖技术、犊牛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及快速育肥出栏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记者得知,2008年,立足高原特色牦牛资源,自治区科技厅紧密围绕牦牛产业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了金牦牛科技工程。在金牦牛科技工程实施中,自治区科技厅的科技投入力度就很大,其中,2014年,金牦牛科技工程以那曲、昌都牦牛主产区为主阵地,建立了牦牛种业创新科技示范基地,探索和建立牦牛产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等。如今,经过6年多的发展,该工程取得了很多成效,金牦牛科技工程已经辐射到聂荣县、那曲县、亚东县、当雄县等4个县、6个乡镇、40多个行政村。

此外,《方案》还要求加大牦牛产业的实用技术指导服务力度,以包片服务或点对点的服务形式,建立有效的技术服务机制。《方案》指出,要整合我区牦牛领域的科研技术力量,选拔优秀科技人员成立技术服务队,为有科技需求的责任区排忧解难,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生产技术等高效、优质的服务。“根据《方案》,每个服务队可根据各自的力量服务一个或多个片区,每个月至少走访一次。”该负责人介绍,技术服务队还要开展年访与月访工作,及时掌握责任片区的技术需求,提供各方面的跟踪服务,做到零距离贴近农牧民需求,零距离解决实际困难。

《方案》提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成立地县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农牧民的牦牛饲养集成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生产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各地市科技部门需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分析本地区农牧民数量和素质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坚持提高科学生产能力和技术需求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培训以技能学习为主,理论学习为辅,使农牧民能够较快地掌握好饲养技术,切实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5-2020):http://www.3jise.com/article/2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