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应该怎么栽培呢?在种植栽培的时候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概述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根、血参。以根入药,含丹参酮、隐丹参酮、鼠尾草酚、丹参新酮等。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肥力适中的沙质壤土为好。性寒,味苦。具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养血安神之功能,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症。主产于四川、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山西等省,我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和栽培。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选地后每亩施有机肥3 500千克,深耕耙平,作宽1.5米的平畦。
2.繁殖方法。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很少采用芦头繁殖和扦插繁殖。
(1)分根繁殖。秋季收获时选色红无腐烂,直径约1 厘米的根条作种根,用湿沙储藏至第二年春栽种。也可选生长健壮、无病虫植株作种株,待春季栽种时随挖随栽。 春栽于早春按行距30~ 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挖穴,穴深5~7厘米,穴底施入适量厩肥或土杂肥做基肥,与底土拌匀。然后将种根切成5—7厘米长的小段,每穴栽l段, 栽后覆盖草木灰,再盖细土约2厘米。或采用地膜覆盖增加地温以培育种苗。每亩需种根约50千克。华北地区还可与冬小麦间种,小麦返青后在行间栽种,行距25~30厘米, 株距20厘米,麦收后加强肥水管理,同样可获得高产。
(2)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选阳畦播种,畦宽1.3米。 按33厘米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米。要拌细沙以均匀地撒入沟内,盖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出苗后在地膜上打孔放苗,苗高6厘米时间苗,至5月下旬即可移栽。或于当年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或立秋前后播种。山东采用麦茬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
(3)芦头繁殖。收挖丹参根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切下粗根作药材,将径粗0.6厘米的细根连同根基上的芦头切下作种根,按行株距33厘米×25厘米挖穴,与分根方法相同,栽后覆细土2—3厘米稍压实即可。
(4)扦插繁殖。雨季剪取健壮茎枝切成15—20厘米的插穗,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将插穗斜插入湿润苗床土中,随剪随插。插后保持湿润,适当遮阴,待根长3厘米时定植于大田。
3.田间管理。用分根繁殖的苗,常因盖土太厚,妨碍出苗,因此要3-4月幼苗开始出土时查苗,结合中耕松土追肥2~3次,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多施磷、钾肥,并注意排涝,防止积水烂根,干旱时注意浇水。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斑病。叶上病斑近圆形,深褐色,后会合成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6-8月发病严重。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
2)增施磷、钾肥,或于叶面喷施0. 3%磷酸二氢钾。
3)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1—2次。
(2)根腐病。初期支根或须根变褐腐烂,后逐渐向主根扩展,致使全根腐烂,外皮变成黑色,最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选地势高燥的地块。
2)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
(3)根结线虫病。根部长有许多瘤状物,致使植株生长矮小,发育缓慢,叶片退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防治方法:
1)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
2)整地时每亩施3%甲基异硫磷5千克,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
(4)夜蛾类。幼虫取食叶片,7-8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
1)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
2)低龄幼虫期用10%杀灭菊酯2 000倍液、40%乐果8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2~3
采收加工
春栽在当年,秋播于第二年10-11月地上部分枯萎时挖起全株,先放在地里晒,待根软化,不易折断后,再抖去泥沙,运回晒至六到七成干,把根捏拢,割去地上部分晒至八到九成干再捏1次,然后晒干即成。一般亩产200~300千克。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丹参高效栽培技术:http://www.3jise.com/article/2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