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制定了一系保护耕地的政策措施。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农村耕地还是在持续减少。那么,导致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城市规模扩张过快、过大,土地利用率低。据统计, 2002年底,全国城市660个,城市面积46. 4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5. 97平方公里。1997年利用遥感资料对全国31个特大城市的占地规模进行判读和量算,1986—1996年主城区实际占地规模由3270平方公里扩大到4910平方公里,增长了50. 2%,城市用地增加与人口增长比例达到2. 29:1,高出正常比例。在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工业用地占城市面积的20qo一300/0,超出合理限度约10个百分点(合理限度为10% N15%),工业用地规模过大并占据黄金地段,不仅土地产出率低,且污染城市环境。
第二,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散,宅基地审批缺乏管理和监督。中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宅基地占用耕地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2000年农业居民点用地规模为1366.6万公顷,1996年实际占地规模已达到1646.7万公顷,农村居民点实际人均用地190mz,超过规定的最高标准l50rr12的27%, 形成大量的“空心村”。另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确,宅基地审批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村官成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实际审批者和受益者,这使宅基地占用耕地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第三,开发区建设严重失控。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底,全国各类开发区6015个,规划面积达3. 54平方公里,超过了全国660个城市和所有建制镇的建设用地总面积。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占4.64%;经省级政府部门批准的有1019家,占20. 38qo,更多的是地方盲目设立的各种开发区、工业园,造成了大量耕地“撂荒”现象。全国开发区有43%闲置,土地利用率低下,耕地面积以惊人的幅度减少。由于地方政府建设开发区占用农民大量的耕地,给农民的征地款仅按很低的标准补偿,或者不能到位、克扣、挪用、截留,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有关部门统计,土地上访案件占整个上访量的1/3。
第四,耕地闲置,浪费严重。1991—1996年,国家、集体、农民建房三项非农建设用地202万公顷,占用耕地102万公顷,分别超过同期计划的28%和18%。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8585亿元,这些资金仅够占用土地133万公顷,实际占用耕地量的34%超出投资额度。土地供应严重超过投资能力,造成耕地大量闲置、浪费、粗放利用。
第五,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由于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大片耕地被改为果园、茶园等。2002年,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4. 90万公顷,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成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有哪些?:http://www.3jise.com/article/2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