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黑龙江黑河:全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十二五期间,黑河市坚持健康渔业、生态渔业、特色渔业、品牌渔业的发展路子,努力打造黑龙江网箱特色养殖、五大连池矿泉鱼健康养殖、冷水鱼养殖三大渔业经济板块,全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2015年,全市养殖面积达到51.3万亩,水产品产量实现16350吨,渔业产值实现24500万元,渔民收入实现14500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8%、11.1%、11.3%和11.5%,比“十一五”期末增长79.6%、124%、178%和123%,年平均增长15.8%、22.3%、29.1%和22.4%。

扩大特色养殖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黑河通过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导、效益拉动,政府导航加大黑龙江特色网箱产业带建设,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网箱养殖面积达3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1.7倍;共生产优质鲟鱼、鲤鱼、鲫鱼、鳜鱼等优质网箱鱼44万公斤,实现产值3500万元。

加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优质渔业取得长足发展

“十二五”期间,各地积极加大名优鱼类的引进,拉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全市名特优养殖面积达到71880亩,比2010年增长68.7%,品种达到18个。全市休闲渔业发展到219处,游钓面积达46370亩,分别比2010年增长41.3%和130%。综合养殖面积达到23900亩,比2010年增长59%。驯化养鱼面积达9820亩,比2010年增长58%,结构性调整效果凸显。

健康养殖稳步推进

全市无公害养殖面积达49万亩,占总面积的95.5%,比2010年增长113%。标准化养殖面积5.8万亩,比2010年增长150%。全市认证面积达到24万亩,比2010年增长67%。共创建部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基地35家。

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入

全市把培育品牌、做大做强渔业品牌经济作为转变渔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从积极推进特色养殖、健康养殖基地创建,做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和品牌宣传四个步骤推进品牌渔业发展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目前,“五大连池矿泉鱼”、黑龙江“大黑河岛”网箱鱼、山口湖的“鑫生”牌、爱辉区“卧牛湖”“龙江冷水”等特色鱼类品牌注册了商标,12个品种得到了无公害水产品、有机水产品的认证,“五大连池”鲤鱼、鲫鱼、鲢鱼、草鱼、鳙鱼等五个品种通过了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五大连池山口湖8种冷水鱼获得中国特产协会颁发的“中国知名特产品牌”。创建品牌,成为渔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加大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各地渔业部门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开展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累计投入增殖放流专项资金1024万元,增殖放流鲟鱼、黑龙江野鲤、鲢鳙、鳜鱼、细鳞鱼苗种4620万尾,各重点自然渔业水域全部实现了人工增殖放流。

通过多年的增殖放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显现,渔业资源有了明显的改善。加强边境水域管理。集中组织力量,对生产季节、禁渔期间和敏感区域重点进行监管,严厉打击越界捕捞行为,有效遏制了涉外渔业事件的发生。自2010年起已连续6年未发生边境水域渔船越界捕鱼事件,被中俄双方评为“模范江段”。按照“抓基础、建机制、强监管、重落实、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2015年被省渔政局评为全省渔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连续7年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650人次,检查生产企业900家次。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行为,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2013年至今,连续两年积极配合国家、省开展水产品产地质量抽检16次,共抽查爱辉区、逊克县、孙吴县、嫩江县和五大连池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及鱼类养殖生产单位240家、检测地产鱼类5种样品320个,抽检合格率达100%。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黑龙江黑河:全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http://www.3jise.com/article/2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