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铜陵市农委了解到,为推动牡丹种植业发展,完善农业防灾救灾机制,日前,该市牡丹种植大户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签订牡丹种植政策性保险合同。今后,该项保险将率先在规模种植户中试点展开,费用由市、县(区)财政承担80%,种植户承担20%。
栽培历史悠久
凤丹,又名铜陵牡丹、铜陵凤丹,属江南品种群,其根皮有镇痛、解热、抗过敏、消炎、免疫等药用,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亮星多、久贮不变质等特色,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中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铜陵的牡丹栽培距今己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铜陵县志·古迹》篇记载:“仙牡丹,长山石窦中有白牡丹一株,高尺余,花二三枝,素艳绝丽。”相传为葛洪所种。据考证,仙牡丹相似今铜陵大面积栽培的药用品种“凤丹白”。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凤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农业保险为特色农业“保驾护航”
据介绍,铜陵市牡丹种植面积近3万亩,其中规模种植面积约7000亩。作为传统农业特色资源,该市积极扶持牡丹产业发展,制定出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并在种植规模、种苗繁育、项目资金、政策性保险等方面给予补助和政策支持。本次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将为当地牡丹产业的发展壮大撑起“保护伞”,对推动该市特色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种植大户积极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保险(简称“农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目前,安徽省农作物总承保覆盖面达72%。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安徽铜陵:农业保险为特色农业撑起“保护伞”:http://www.3jise.com/article/2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