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型经营主体“坚持政策扶持”是完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在两会期间,代表纷纷献策如下。
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代表今年的提案源于他与农民5天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蹲点调研。泰州市姜堰区桥头镇目前已流转耕地2583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7%, 这些土地被上百个家庭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小杨村就是蓝绍敏精心挑选的蹲点村。为了解家庭农场的真实发展情况,蓝绍敏可谓是费了一番心思,5天时间,他走访了上百户村民,与300多人进行座谈,鼓励农民大胆说。通过调研,蓝绍敏算清了一笔账:以种水稻为例,一亩地仅病虫害防治、施肥这两项,就能节省一百二三十元。机插秧每亩产量增加150 公斤,收割成本由每亩120元降到50元。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能大大提高种植效益。他还总结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四个优点:一是把60岁以上的老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二是把村干部从调解收割耕种、秸秆禁烧等矛盾中解脱出来;三是转包户致富的途径更多了;四是通过规模经营,种田更有效益。 “总书记讲,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认为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蓝绍敏说。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代表立足公司多年发展经验,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户的主体作用,继续走“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发挥企业与农户各自的优势。
不仅是家庭农场,呼吁给农民合作社政策支持的代表也不少,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赵萍代表就是其中一个。她认为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仍未完全步入正轨,尚存在不少问题,其效能和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她建议进一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农民合作社承担的规模,以项目实施为契机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加大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水、电、气等要素环境,简化建设审批程序。
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代表也建议,加大农业大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大型冷库的建设、冷链物流等,在政府政策支持下, “引入大的龙头企业做出行业的标准,向全社会复制”。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新型经营主体“坚持政策扶持”:http://www.3jise.com/article/2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