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巴彦农场有些职工选择将土地流转给种地大户,流转土地的职工能得到一份“旱涝保收”的收益,而种地能手们也能靠土地成了规模而增收。
巴彦农场九队职工都永孝算了一笔账:“大豆好年头平均亩产能达到300斤,按照当前大豆平均价格1.7元/斤计算,每亩大豆产出510元,加上国家种植大豆的各种补贴,亩效益达600元,但若扣除种子、化肥、农药、代耕费、地租等经营成本(450-470)元后,一年到头只能赚个劳务费”,细算之后,他干脆把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
据了解,在巴彦农场像都永孝这样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大有人在,农场八队的职工新年伊始,便把3000余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种田大户。
农场的种田大户一般都有大型机械,这就省去了代耕费成本,而且租种的土地大多原是玉米地,茬口好,产量高,再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劳务等经营成本,种田大户也能有一笔账算。用种田大户的话说:“去年年头不好,粮食价格又低,也没赔多少。今年的生产物资都在往下降,包括代耕费用也在降,年头要是好、产量高的话,今年租地还是有赚头的。”(李 凯)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促进规模增收?:http://www.3jise.com/article/2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