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农业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以白城市为例,白城市地域辽阔,人均土地资源丰富。但多年来,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盐碱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趋势已成为制约该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遏制这一趋势的发展,收到了一定效果。
盐碱地的特征是:化学特性表现为盐碱含量高,有益于农作物的生长成分低;物理特性表现为土壤粘重、板结,透气性不好,蓄水保墒能力低;耕作特性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耕作学与地质学对土壤含义的界定是有区别的。耕作学认为,理想土壤的物理构成应该是50%-60%为细沙和粘土,20%-25%为有机质,20%-25%为空隙。这样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有利于蓄水保墒;团粒结构好,空隙率大,透气性好,有利于土壤增温,有利于微生物繁衍生息,分解有机物。总之,这样的土壤肥沃,理化特性俱佳,不仅可以降低耕作和田间管理时的能量投入,而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增产增收。
针对盐碱地的这些特点,改造盐碱地的办法可概括为三种:一是工程措施:如水冲法、沙压法;二是化学措施:在盐碱地上施以某种化学物质,以中和或改造原来不宜于耕种的土壤;三是生物措施:种植耐盐碱、耐风沙作物,如柠条、沙棘、枸杞、紫穗槐等,逐渐改良盐碱化的土壤。此法可收到改良土壤、改造小气候的生态效益,又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发展养殖业,广开肥源,坚持逐年施用有机肥,以改造土壤的化学成分构成和物理性状,持之以恒就可以从根本上改良土壤,使盐碱地变成良田。
工程措施和化学措施动作大、投入也大,从改造盐碱地的目的来说,往往欲速不达,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土壤的理化特性,使之可持续利用。生物措施是从土壤形成的本源上想办法做文章,相对投入少,收效较彻底,用时并不长。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好国家政策,发动群众,让有条件的人都能投身到这项造福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中来,可以在更大范围开展起来,可以由改造小块田、小气候入手,逐渐发展成改造大良田、大气候。
相关阅读:
呼伦贝尔沙地在我国哪里?植被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科尔沁沙地在我国哪里?怎么治理?
我国四大沙地概况及成因
我国有哪些比较大的沙地?沙地的总面积为多少?
什么是沙地?沙地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四大沙地概况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改造盐碱地 保护农业发展后劲(白城):http://www.3jise.com/article/2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