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也没想到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分了4套房,除了自己住,还可以出租,每月能收到两千多元的租金,不种地了在外打工,每月能挣两三千元。”4月14日,张店区房镇镇大张村54岁的张传波说起土地流转给自己带来的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
2011年以前,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种了2亩8分地,每年的辛苦劳作只能换来五六百元的收成。旧村改造启动以后,他家参与了村里的土地流转,每年都能拿到土地流转的补贴。家里种地的牵挂没有了,他就踏实在外打工。新楼区建成后,根据村里的还房政策,他家分到了4套房子。
像张传波一样一边拿租金,一边拿工资的“双薪”农民,在房镇镇已不是少数,范家村、房东村、大张村、董家村……如今全镇已经有15个村进行土地流转,启动了旧村改造。旧村改造给村民们带来的不仅是居所的变化,而且让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增收。
近日,院上村村民朱洪厚承包的土地上迎来了大丰收,杏树、柿子树、山楂树、樱桃树……12万株树苗生机勃勃,园子里一片欣欣向荣。朱洪厚告诉记者,2013年以前,他还是一名技术工人,经常到处找活谋生,一上年纪就有了在家门口赚钱的念头。“以前,我们家从村民手里承包了几亩地,加上自家的口粮田,一共12亩地全种庄稼,每年也就收入1万元,不出去干活很难养家。”朱洪厚说。村里土地流转以后,他承包了六七十亩地,全部栽种了果树树苗,每年能卖出树苗2万余株,年收入十几万元。
记者从院上村书记、主任郭法敏处了解到,全村目前已经流转了1300余亩土地,并全部实现了对外承包,承包商承包土地大多用作生态园林建设,而村里有近50名村民在这些生态园内长期务工劳作,拿到土地流转补贴费用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近年来,借着淄博新区建设的东风,房镇镇把土地流转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开辟了一条农业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经济社会全面驶入发展快轨,昔日偏远的郊区农村赫然改了新颜,久居于此的老农民们也纷纷挥手告别了“埋首黄土”的穷日子,过上了不愁吃穿、手有余钱的新生活。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村土地流转让农民一边拿租金一边拿工资!:http://www.3jise.com/article/2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