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荆州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答疑:
一、关于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主要任务
(1)化解矛盾。这是此次确权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确权颁证的前提和基础。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
(2)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把全部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耕地和非耕地都必须进行测量,并统一“弓口”,以平方米或标准亩(667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3)明确承包地块的四至和空间位置。
(4)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
(5)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和信息管理系统,为不动产登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原则
(1)保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对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不是重新调整原有承包关系和组织发包农村土地,不能推倒重来、打乱重分,不能借机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对个别村部分群众要求调地的,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慎重把握、妥善处理。
(2)依法规范。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农业部和省制发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确权登记颁证中的争议,有法律政策规定的,依法依政策进行调处;法律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在不违背法律政策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民主协商妥善解决;一时难以协商一致的,可暂缓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3)实事求是。通过对现有土地进行实际测量,并把实际测量的面积连同原有承包面积,如实记录在登记簿和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上只登记实际测量面积。对二轮土地承包以来承包地被征占导致面积减少的、因分户及人口变动导致经营权分割或合并的、经营权转让或互换的、承包地灭失以及全户消亡等情形,在这次确权登记时直接变更或注销。
(4)因地制宜。按照农民土地承包现状,实行一村一策、一组一策。实测工作要根据实际进行,做到土地四至清晰、面积准确。对已经入股合作、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和发展高效农业的,应尊重群众意愿,可以依据农户认可的历史档案资料确面积、确四至。土地征用后面积较少以及未进行土地承包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可以开展确股登记,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资料,明确农户应享有的土地股份权益。
(5)民主协商和公开公平。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对土地清查、丈量、确权、登记的每个环节必须实行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对于在工作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必须要有群众共同参与,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理解支持,努力实现群众满意。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要坚持“阳光操作”,搞好公开公示,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禁暗箱操作、以权谋私。
三、关于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依据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
政策依据: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至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农业部等6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2014年湖北省委1号文件;《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鄂办文〔2014〕17号)。
四、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问题
根据《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第九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1.世居本地且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2.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本人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3.因合法的婚姻、收养关系,户籍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4.根据国家移民政策,户籍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5.原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现役义务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士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
6.原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在服刑和其他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由集体经济组织依民主决策程序认定,应坚持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本着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生存权利的要求,充分考虑户籍、实地生产生活、履行村民义务、生存保障依赖等因素。
相关阅读:
2016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答疑(二)
2016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答疑(三)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6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答疑(一):http://www.3jise.com/article/2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