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正在浙江农村有序推进。4月19日,临安市天目山镇月亮桥村村民王朝荣拿到了我省首本新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引起了广大农民的极大关注。对于这件事关切身利益的大事,各地农民是怎么看的呢?
农民有期盼
“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个大好事啊!我从报纸上看到,临安那边已经有人拿到了新的土地承包权证,我们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拿到?”在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村民徐松明一边跟记者说着感受,一边向村党支部书记沈卓涌打听起来。
徐松明家里有五口人,儿子做点小生意,孙子上高中,家里的2.2亩承包地平时都是他在侍弄。“村干部已拿表格来核对过了,我也签字了,希望早点拿到新证。听说田在哪里、多少面积,这个证上都标得清清楚楚。儿子平时很少过问田里的事,孙子更不知道了,将来我干不动了,有这个证,他们就明明白白地知道我们家的土地在哪里。”听得出来,老徐对新版的土地承包权证充满期待。
说起新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永信村党支部书记沈旺兴也挺激动。他说,现在村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山林有了林权证,集体资产有了股权证,土地也要发新版的承包经营权证,村民们自然欢喜,这段时间村里都在忙这个事情。“这些盖着政府大印的证,都是受法律保护的。新证拿在手里,无论是出门打工,还是流转出去,都能放心了。”沈旺兴说。
权属更清晰
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这些问题曾让不少农民忧心。平湖市当湖街道钱家村二组村民刘付根也不例外。他很想早点拿到新证,以便早日吃下“定心丸”。原来,由于各种原因,刘付根所在组的村民之间土地互换的比较多,由于时间久,有的土地换了好几手,有的地块现在连最早的承包人是谁都不大记得清了。这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该村的口径是只要签订规范的协议,就尊重村民意愿,按现状予以登记。“只要你们双方都同意,新证就按照实际情况登记颁发,你们放心。”当听到村文书顾晓磊肯定的回答后,老刘仿佛一块石头落了地。顾晓磊告诉记者,不光刘付根,这个组不少村民都来咨询过这个问题,他们就怕互换的结果得不到承认,拿不到新证。
“其实还有点心思他没有跟你说,他们的土地都转包给了一个大户种植葡萄,20多户村民一共60多亩,承包期是10年,土地都统一整理过,原先的界限也没有了,有了这个证,标明了田块方位和面积,他们流转出来后心里就更加踏实了。”顾晓磊说。
增值更可期
种了一辈子地的平湖市当湖街道虹霓村老农金玉如对确权登记工作十分欢迎。他告诉记者,他家的承包地,老证上的面积是2.8亩,这次经过测量是2.9亩。“搞清楚好,以前村民之间互换承包地只要口头讲讲,时间长了讲不清楚。现在都测量清楚了,登记在证上,将来要流转给别人,都有凭据。今年我就把我们家的承包地转包出去了,每年650斤晚稻谷,我又省力又放心。”金玉如说。
该村村委会委员胡海平说,虹霓村靠近城区,土地流转需求比较旺盛,但现在的流转率还不是很高。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的确权登记,明确土地信息和权属,有利于推动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将来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整组、整村流转和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可以大大增加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确权,农民怎么看:http://www.3jise.com/article/3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