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全面展开

农业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起,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政策先后实施,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全面展开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全面展开:日前,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专家表示,这一改革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且农业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提高了政策满意度。

另外,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全面推开还将发挥多重积极影响,将有利于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加快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新阶段;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加快发展,可以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据了解,在多数地方,农业“三项补贴”已经演变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一些农民即使不种粮甚至不种地,也能得到补贴,而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却很难得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补贴支持。真正种植者难以得到为提高效益而设立的农业补贴已成为多地普遍现象,甚至在一些地方政府指导土地流转的官方文件中,对此种现象的表述亦是模棱两可。去年财政部、农业部启动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试点工作,将三项补贴合并为一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三方评估显示,“三补合一”后,耕地撂荒现象减少;94%的受访农户接受“三项补贴”改革,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政策满意度提高。“从2015年试点情况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业内人士表示,政策调整后,统一了农业补贴资金的审核和发放程序,降低了政策实施成本。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是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难题。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况下,今年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全面推开。

改革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其政策目标是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支持耕地地力保护,“三项补贴”中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明确撂荒地、改变用途等耕地不纳入补贴范围,鼓励农民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实现“藏粮于地”。

另一方面,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受种粮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不少种粮大户“踩”着盈亏平衡点种粮,一遇自然灾害或粮价波动,就可能出现“倒亏”。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改变这一局面,真正使种粮有效益、农民种粮有积极性,需加大种粮新主体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各类补贴力度,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三项补贴”原则上以2016年的规模为基数,每年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中予以安排,以后年度根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预算安排情况同比例调整,支持对象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全面展开:http://www.3jise.com/article/3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