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基本农田补贴,严格耕地保护
根据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2020年),至2020年,全区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目标不少于20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1.5万亩。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由于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的附加值不高,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出投入比形成巨大差异,基本农田拥有者“守土有责,护土无利”,给南海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带来现实威胁。
佛山保护耕地与农民权益的措施
为了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缩小基本农田与建设用地的利益差距,增加基本农田保护区农民收入,南海区于2009年5月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佛山市南海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财政补贴试行办法》和《佛山市南海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财政补贴试行办法实施细则》,明确了对承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经济补贴的制度,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补贴标准为500元/亩·年,基本农田保护区财政补贴资金列入当年区级财政预算。2010 ~ 2012年间,南海区累计用于基本农田保护资金补贴超过3亿元。
除此之外,南海区还通过开展农田及鱼塘整治,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和土地产出收益,2009~ 2011年,南海区共投入资金6695万元,整治农田10000亩, 鱼塘15000亩;经初步统计,农田整治区种植农户一年增加收入5750万元, 鱼塘整治区一年增加产量1. 13万吨,增加产值1.9亿元,养殖户年增加收入3720万元。由于实施土地整治,整治区种养农户收入普遍提高3—5倍。
(二)搭建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保障农民权益
根据2012年底统计数据,南海区村组两级在管账面资产总额达到305. 89 亿元,在管货币资金76. 32亿元,在管合同7.6万宗,总标的金额达到480亿元。为了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南海区建立了镇村两级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将经联社和经济社的所有集体资产,包括每间物业、每个鱼塘、每块土地、每份合同在清产核算后全部输入交易平台的软件系统。
南海区自2010年起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平台搭建工作,8个镇(街道)先后组建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心。截至2013年5月底,全区进入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心成交的资产共28088宗,标的总金额149.4亿元,成交溢价约20%;共有2885个村组账套纳入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监管,在管货币资金80亿元。据统计,进入资产管理交易中心交易后,全区集体资产成交价格升值了20%以上。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佛山市:关于保护耕地和农民权益的措施:http://www.3jise.com/article/5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