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实地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土地股份社与原来的农户在管理与经营方式上存在重大差异。
(一)合作社的基本决策单位是理事会和监事会
理事会、监事会由入社股东按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种植决策,职业经理人的选聘与合约议定,合作社生产资料的采购与产品销售的价格确定,以及合作社的收益分配。监事会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按生产进度定期向社员公示财务收支情况。
(二)农户人社后,不再对土地种植、经营管理有决定权
农户人社后只是对合作社理事会的产生与人员选择有投票权,但享有合作社利润分红权。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可以不再参加合作社的劳动,也可以以雇工方式参加劳动并领取工资。从我们调查的合作社情况看,继续从事大田作物的合作社,大多数劳动力不再在原来的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而是选择出外打工。只是在少数从事劳动密集的经济作物的合作社,雇用的本地劳动力数量还比较大。
(三)股份合作社土地的经营管理由合作社选聘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事
按照崇州市统筹委的政策,选聘职业经理人的办法是:一是坚持自愿与推荐相结合。先由乡镇政府统一向崇州市农业部门推荐。被推荐的一般是身体健康、热爱农业生产、有一定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在当地具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自愿为当地群众服务的人员。二是农业部门进行资格审查与培训。对符合推荐条件、经核实自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纳入培训名单。经培训合格后纳入农业人才库。三是合作社、种养大户进行职业经理人聘用。2011年,崇州市培训、评定、颁证和推荐使用535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其中368人受聘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7人受聘于农业生产企业或规模经营业主。
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土地股份合作社一般由理事会出面聘请农业技术人员、种植能手等为生产经理,合作社土地规模小的,生产经理会负责3—4个合作社的土地。合作社与职业经理人的合同内容主要包括产量指标、生产费用、奖赔额度。从我们在调研中接触的几个职业经理人来看,他们都是在当地有威信、有长期务农经验的种田能手、农技人员、农机手,也有村组干部。杨柳社的职业经理人周维松早年为农发局的农业技术人员,现任杨柳社和另一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以及桤泉农业服务超市站长。合作社反映,之所以选中他,是因为他的农业技术好,他还有好口碑,可以赊销农资和种子,不需要任何抵押,大家都很信任他。陈家林合作社的经理人陈家林就是本合作社的理事长, 精通农事管理,账务清楚,老百姓信任。桥贵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是本组村民,1992年高中毕业,之后到广西、成都等地打工,1996年回到家从事养殖。2011年成为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后,自家的农事基本停顿,主要精力放在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四)职业经理人的农业经营活动
据我们了解,在明确职业经理人后,合作社的土地主要交由其经营管理。 职业经理人为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农业服务,负责全程代耕代管,负责合作社的采购、生产、管理、经营全过程。化肥、农药,专门有农机超市对接。由职业经理人负责联系,价格由监事会开会商定。
职业经理人一年的工作安排一般如下:3月份给股东做一个生产计划,由合作社开会讨论通过。4月份准备从事生产,主要是与农业超市预定生产资料及投人品等。5月份开始干活,组织机耕,以及收小麦。6月份田间管理,也就是每天早、晚到田里转一圈。7—8月组织打药,病虫防治。9月底组织收割,一般就是2天时间,具体事务由有运输车和收割机的专业队从事,经理人就是负责联络。然后是粮食入库,此环节有监事会成员全程监督、过磅、测水分。一个职业经理人全年花在合作社经营管理的时间也就2个月左右。
(五)建立以“农业服务超市”为载体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能替代原来一家一户从事全社农户的土地经营管理,关键是“农业服务超市”提供了全程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包括为合作社提供犁田、耕田、插秧、施肥、收割、运输、晾晒、加工包装、储存等全程机械化服务;根据合同业主的需要,及时为其提供优质环保低价的农药、种子和肥料;对合作社的产品建立收购和供销定单式服务;以及为业主提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生产管理、稻麦代育代管等服务。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四川省土地股份社的管理与经营方式:http://www.3jise.com/article/51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