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中国湿地的类型划分

拉姆萨尔( Ramsar)公约联络处公布的湿地分类与目录,关于湿地的分类确认为三大系列,即海洋与海岸、内陆及人工湿地。海洋与海岸又分为海洋的、海口的与湖泊及沼泽的;内陆的又划分为河流的、湖泊的、沼泽的和地热的;人工的湿地,则有淡、海水养殖,农业、盐业开发、都市和工业用湿地及蓄水池等各种类型。

这一分类系统,它是首先按盐水还是淡水划分,然后按地理类型再分,然后考虑时间,最后出现的是景观类型。在这一系统中,划出了人工湿地,但它又与自然的海洋与内陆作为第三类被划分出来。避免了没有价值的0级分类,应当说这种划分方法还是比较清晰和易被中国学者所接受的。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等,2000)提出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及人工湿地五部分,而在《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试行本)》(林业部,1997)中,则除了没有划出人工湿地外(水库被包括在湖泊湿地中),几乎与拉姆萨尔公约联络处提出的完全一样。

《中国沼泽》(1983)将沼泽划分为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三大类,然后按沼泽中的植物生活型划分沼泽组和沼泽体。《中国的沼泽》(1995)的分类,首先是以有无泥炭作为第一标准。将沼泽分为沼泽和潜育沼泽,然后按植物的组成划分亚类。黄锡畴(1980)则提出沼泽可以划分为平原沼泽、 高原沼泽和山地沼泽。杨永兴(1988)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从水文性质提出对三江平原的沼泽划分为季节性积水沼泽和常年积水沼泽两大类,然后再根据微地形,划分多丘沼泽、浮毡沼泽、浅洼沼泽和深洼沼泽四亚类,再根据微地貌、沼泽植被和有无泥炭积累划分沼泽体。滩涂等海岸湿地的分类,是中国滩涂调查后才做的工作,无疑比较晚。

季中淳(1991)在《海岸湿地》中提出以水源补给、地貌类型、水动力条件和优势植物进行海岸湿地的分类,提出潮上带湿地(高位湿地)、潮间湿地(中位湿地)和潮下带湿地(低位湿地)的概念。在这三类湿地下的植物为标识的人工或自然体使其进一步划分。

中国湿地的类型划分,主要依据的是景观、资源,并始终贯穿着水的时空分布。湿地分类向下,将会涉及生物,特别是植物,如红树林群落、芦苇、水葫芦及眼子菜等植被类型。根据我国湿地的特征,结合国内和国际关于湿地分类的意见,中国湿地可以划分下列类型: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中国湿地的类型划分:http://www.3jise.com/article/5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