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什么是湿地植物?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湿地植物,这比之于水生、沼生、草甸等名称更难确定它的定义。湿地植物没有明确的定义,过去有关这方面的名词,多用水生植物,沼生植物,草甸植物概之,其实它们也没有十分严格的含义。 

从词面上讲,湿地植物应当是生于湿地的植物。过去有过用生态类型划分的方法,出现过湿生植物的名词。但湿生植物与湿地植物是不同的概念,如果把湿生植物等同于湿地植物,其范围就会大得多。应当说湿地植物还是应与它的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功能统一起来考虑,这样比较确切一点。

湿地植物是一类适应于湿地环境的植物,它具有生存于湿地的特征,根系耐水浸泡,植物的结构及生理上有一套适宜于湿地生态要素的机制,具有分布于湿地范围的定居、繁殖的规律,并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服务与参与生态系统运行的功能。 

1982年12月3日签署的拉姆萨尔公约议定书修订本中的第二条:“每块湿地的边界应在地图上精确标明和划定,可包括与湿地毗邻的河岸与海岸地区,以及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洋水体,特别是具有水禽生境意义的地区岛屿或水体。”

这一修改意见把湿地的范围扩大了许多,毗邻河岸、海岸的原非湿地部分可以划入湿地,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可以划入湿地,湿地中的岛屿也可划入湿地,这样扩大的含义,主要原因还在于它们具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水禽的意义。显然这样解释只能把它理解为广义的湿地概念。

湿地植物的特征应是明确的:

(1)植物本身全部或部分适宜生存在水的淹没或超饱和水的土壤之中,根系或全部植物对空气的需求,可以被限于在水中空气所特有的含量。 

(2)植物的结构,特别是叶的结构,可以出现叶柄膨大,叶片膨大变厚,气囊状的储存空气的组织结构,保持植物足够的气体需求,并具有在水中漂浮的能力。

(3)叶的气孔都存在于与空气接触的一面,大多具有较厚的蜡质层,叶片结构中海绵组织发达。

(4)有些植物的叶形具有巨大变化,如在水中变成丝状,以增加叶片在水中与气体的接触面。

(5)盐生沼泽,由于水中有盐分,植物具有耐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植物叶片有泌盐的结构,红树林植物,还有果先落地前萌发(“胎生”现象),具有抗浪抗风的支柱根,淤泥中的气生根等现象,生理特征更为特殊。

具有特别外形或构造的湿地植物是较为确定的,但外形或生境变化不大,主要反映在对湿地环境的生理适应性上的湿地植物的划定就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对湿地植物的划分,主要还只能依靠分布湿地的区域,“生长和分布于湿地”是划分湿地植物的标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什么是湿地植物?有哪些特征?:http://www.3jise.com/article/5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