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许多可再生资源被自然循环利用着。水也一样,其中最大的是蒸发一凝聚(成云、雾、雪)一降落一流动一吸收或贮存,这一过程周而复始,保证生态系统的需求,支持可再生资源的平衡。湿地包括海洋、湖泊、河流、沼泽,几乎与水不可分割,也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湿地。
湿地是在多水的条件下形成的,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或过湿是其基本特征。除海域以外,湿地的湖泊、河流都是常年积水。只有沼泽,有季节性积水和过湿的过程。季节或特殊年份,湿地的水量来源有所变化,通常来水都是一致的,泉水无论冷泉还是热泉,雪融解水,均是湿地水的来源。
湿地中除地表水外,土壤中含有的水,生物体内含有的水是湿地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全球分配会随各种环境条件而发生剧烈变化。但就全球来说,水总量还是相对恒定的。湿地大气中的水不可忽视,它在调节小区域气候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
湿地水资源是生态系统构成、运行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在生态系统中,水不仅是系统运行的激活剂,由于有了湿地的水,才能有湿地生物的生存,才能有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湿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水分的调节者,保证生态系统运行功能的正常发挥,保证生态系统价值的体现。反之,将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在一定范围之内,或在同一地质构造的范围之内,各湿地类型间水分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如海与海边湖泊,河流与湖泊,河流与河漫滩湿地等。大气环流控制下的水分,在区域气候中具有一定作用。鄂陵湖、扎陵湖对于黄河上游,洞庭湖、鄱阳湖对于长江中下游的水分调节作用。
至于湖和江、河的生物迁移,包括水生植物和鸟类、鱼类,水的循环的意义则更巨大。当然,水的循环对于污染及其危害的扩大,也具有无法回避的关系。水资源是湿地的根本,它构建和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各种资源可以形成,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水域资源,内陆约为4.0亿亩(0.27亿hm2),海洋约为70.95亿亩(4.73亿hm2)。中国在全世界属于贫水的国家,年人均占有水量为加拿大的1/50,美国的1/5,原苏联的1/6,因此,充分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尤为重要。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我国湿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http://www.3jise.com/article/5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