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西安土地成交上半年同比持平 并购拿地渐成主流

新浪乐居讯6月过半,2016年上半年也画上了句点。回望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最热的不是“房价”而是“地价”。这半年,一线城市、二线热点城市土地拍卖火爆,地王频出,地价一再被刷新。反观西安土地市场,不温不火,略显疲软。

上半年西安土地成交155.71万㎡

据西安乐居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15日,上半年西安土地市场共成交68宗地,10宗流挂,流挂率达14.7%,成交总面积155.71万平方米(折合2335.66亩),同比下跌0.4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成交金额共计63.21亿元,同比上涨2.02%。

从各个月份的表现来看,1-3月份,土地市场略显疲软,流拍土地较多,开发商拿地热情不高;4月份土地成交现井喷,融创、经发、紫薇等品牌房企纷纷拿地,成交量比3月份飙升4倍;5月份土地市场急转直下,跌至本年度最低点。如今,6月过半,西安土地市场仅2宗地成交。

克尔瑞西安公司总经理朱郁认为,今年上半年西安土地市场相比去年同期来看,整体发展比较平稳,且是稳中略有提升的。而美城机构首席分析师沈玮则称,西安土地市场一直都比较低迷,“从美城监测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土地市场整体是比较疲软的,西安楼市库存太大,对土地端肯定会有所影响”。

土地市场两极分化西安土地频遇冷

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频频上演争地大战,“地王”频出,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尤为疯狂。

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全国住宅类地王共计112宗,除了13宗地王在一线城市以外,其它99宗地王全部在热点二线城市,如苏州、南京、杭州、合肥等,二线城市俨然已成为“地王集中营”。

就在6月第一个星期,深圳、杭州、厦门、上海等地3天之内又出现了12宗地王,土地市场不可谓不疯狂。与此同时,同样作为二线城市的西安,土地市场却表现平平,甚至略显疲软。土地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两极趋势。

对此,朱郁认为,是供需间的不平衡导致土地市场的分化,热点二线城市供不应求,而西安却是供大于求。沈玮也称,重点二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较短,多数城市库存在5个月以内,二级市场销售相当火爆,促进了一级市场量、价的提升。

至于上半年西安土地市场的相对低迷,朱郁表示,首先是因为地块的位置比较偏远,本身价值不高,航天城、临潼、高陵等偏远地区地块较多,导致开发商拿地热情不高;其次,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商普遍在观望,目前融资门槛较高,并且项目开发成本逐渐提高,利润越来越薄,所以房企拿地很谨慎;另外,从需求端来看,购房者也在持续观望,购房需求增长不明显,导致开发商也不愿主动去拿地。

沈玮则着重强调,“今年西安市场的外埠大开发商主要以并购为主,拿地方面不是特别积极”。上半年,万科、融创、当代等品牌房企以合作或者并购的形式,与本土开发商联合开发项目,而不自主拿地,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市场也会产生影响。

下半年西安土地市场不乐观并购模式成主流

一直以来,西安房地产市场发展不温不火,平稳中前进,从监控的数据来看,2013-2016年房价没有大幅提升,增长区间基本在0.8-1.2%之间,是市场调节下合理的正常波动。二级市场的平稳发展,导致一级市场发展整体也略显疲软。

沈玮表示,鉴于下半年各大开发商要为来年储备土地,所以西安土地市场下半年表现会比上半年好一些,但是整体来看也不太乐观,“因为下半年西安房价会有所上涨,但整体还是以走量为主,并且西安存量房较大,包括二级市场待开发的面积、正在开发的面积和大量的城改房,如果不把这些消化掉,就去大量开发土地的话,会增大整个市场的库存压力”。

朱郁也预判,下半年西安土地市场依然不温不火,没有大的起色,“西安三环以内土地很稀缺,并且净地很少,单价也比较高,开发商拿地热情不高”。

另外,朱郁也判断,下半年房企并购合作的模式,不仅在西安,甚至在全国市场来看,都会成为趋势和主流,品牌房企成熟的运作模式、对产品的精细化雕琢、对客群的定位分析等等,既能降低风险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又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对于合作双方和购房者来说,并购合作都是“好事儿”。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西安土地成交上半年同比持平 并购拿地渐成主流:http://www.3jise.com/article/5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