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确权给农民和农业带来了什么变化?

“以前总感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有时一块地,这回我种,下回他种,现在土地有了’身份证’,再也不用担心土地随意被侵占和使用,也更加爱护自己家的土地了。”今年45岁的朱秀荣激动地说道,她是田营镇第一个拿到农村土地确权证的老百姓。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的使用和权益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规模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发展适度的规模化土地利用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田营镇自农村土地确权办证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导向,按照市统一安排和部署,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开展,对农民现有承包土地的地块边界、空间位置、面积等进行清查实测,把承包地块、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确保每一块农村土地都做一个准确的“身份证”,让群众把证拿到手里,心里更放心。

规范了土地租赁和流转程序 给老百姓上了土地保险

“以前农民都不愿意把土地拿出来转租或者转包,签订合同时总是不放心,对于边界问题也是经常出现纠纷,确了权颁了证,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更加深刻,对国家提倡的土地流转和租赁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改观,更利于帮助农民转变农业发展思路,规模化种养殖、规模化转租或转包,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来。”李能村书记朱桂芳说道。

随着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镇5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6473户中的多数老百姓都领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证》,他们把这个证亲切地称为“包地身份证”,有了这个身份证,老百姓流转土地和租赁土地都有了凭证,再把土地流转或租赁出去心里就有了底。

盘活了土地资产和资源 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

土地确权的目的是将土地产权变成资产,促进农业农村土地流转和租赁的资金流通和增值,真正在实际中引领群众大规模的发展种养殖或得到土地租金和务工的“双重”收入,从而盘活土地资源,摆脱贫困,使腰包鼓起来。

田营镇2013年开始加快土地承包经营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的建设和发展,鼓励村民将手中的土地流转给农业大户或者加入到农业合作社中,由能人大户定期给农民分红或者拨付土地租金。在坐收租金的同时,还能够到园区打工,获得额外收入过上好日子。此外,以姜楼村为例,该村一直以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镇党委多次鼓励指导种粮大户程世忠、张建委流转土地2000余亩,李振、孙伟、魏小影、张立权等大户家庭农场种植楸桐、白蜡、樱花、海棠、法桐等树种4000余亩,小型家庭农场。先后建设了万亩示范田、药材种植基地,定期举行培训座谈会,不断提高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让群众从中受益。

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 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土地权属清晰是土地流转的基础,能够有效明晰土地权,加强农民产权意识,提升农民在土地市场中的议价权,真正使产权变“股权”,为我国农村土地适度流转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尤其对于我镇来说,现有可耕地面积23179亩,而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559亩,流转土地比例达到88.14%。我镇致力于发展现在新型农业,在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下,将提升农民农业经济价值和附加值作为新的出路,因此,多次谋划相关土地利用问题,鼓励能人大户积极合理的利用土地,并给予他们相关资金补贴。

在此政策下,我镇涌现出一批现代农业转型大户:姜丽娜流转土地100亩,改玉米种植为蔬菜瓜果种植;田广军,流转土地60余亩,搭建大棚种植品种优良的西瓜水果等;张建委,租赁土地300余亩,改玉米和小麦种植为特色露天辣椒种植。这些典型例子都表明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深入推进必将持续加快土地流转和承包速度,实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国家一项惠民政策,也是带给百姓福利的事情,不仅能够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同时也能够激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潜力,为新型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田营镇将更加积极有效地完成土地确权办证工作,确保推动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国家农业结构的有序有效调整做出贡献。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确权给农民和农业带来了什么变化?:http://www.3jise.com/article/5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