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中国沼泽湿地类型及其分布

一、中国沼泽湿地概况

沼泽,实际上是海边、山谷、湖边、江河边的河漫滩长年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大体上从时间概念上分为全年浸水,间隙性或季节性浸水,或土壤过湿但也偶尔水淹的洼地:从空间上看,有片状洼地,块状洼地或无规则水泡洼地;从水的质量上看有盐水洼地和淡水洼地之别。实际上有的国家把全年有4个月水浸的洼地才叫湿地,把土层中含有泥炭层的才叫沼泽,有的把湿地中具有草墩而水浸处可以把人畜淹埋者称沼泽。按照现代对湿地的理解,这些地段不但可称之为草甸沼泽,而且也应称为湿地。《中国沼泽志>(赵魁义等,1999)记录了全国396个沼泽,但同样也遗漏了不少,有的是因为未被调查,有的是面积过于小而分散,可见中国沼泽极其复杂。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环境条件复杂,在拉姆萨尔湿地名录分类系统中拥有的35个湿地类型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沼泽湿地的类型。沼泽湿地的面积,全世界以加拿大和前苏联为最大,我国位于第三,总面积1400万km2,为全国总面积的1%。分布于沿海的沼泽,有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海边的小河流入海口附近,几乎没有一块海边平地或洼地不属于这种类型。

标志性的景观,南方(北纬27度以南)为红树林,但浙江和福建的部分地区均属人工建造,不是红树林的原始分布。真正的红树林以海南文昌县的东寨港最为典型。比较完好发育的红树林,还有广西的山口、钦州,广东的湛江,福建的漳浦等地。北方主要是芦苇和藜科的灰绿碱蓬及盐角草、蔗草、苔草及不久前引进的大米草为地面植物。北方的沿海盐碱地,还常有柽柳、罗布麻等分布。

除了沿海的沼泽外,内陆的沼泽则主要在湖边和河谷。盐碱的内陆沼泽,大都由古海洋底部随着地层的抬升,水分蒸发逐步干涸而成。这在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所见较多,如罗布泊、艾丁湖周边大面积干涸的盐碱滩。淡水沼泽的面积也很广,如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合处的三江平原;川、青、藏交界处的红原一若尔盖沼泽;其他如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湿地也是面积很大的湿地。怒江源及羌塘北部都有不少沼泽,且大都为盐碱型的内陆沼泽。江边的沼泽,大多面积较小,有的甚至难以发挥其沼泽湿地的功能。

二、中国沼泽湿地类型及其分布

1、乔木型沼泽湿地

(1)盐生乔木型沼泽

红树林

红树林分布在中国南方沿海省区,自广西,经广东到福建和台湾,其中以海南岛东寨港的红树林最为典型,是我国面积最大,种类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天然分布的红树林。这里共有红树植物19科32种,组成桐花树、白骨壤群落,木榄、海莲群落,水椰、卤蕨群落,角果木、红海榄群落,木榄、海漆群落,木榄、角果木群落,玉蕊、卤蕨群落,银叶树、海漆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也有较单纯的海漆、角果木、海莲、海桑、红树的单优群落。和这些建群种一起的还有一些半红树科的植物,如玉蕊、海芒果、莲叶桐、水黄皮、臭黄檀等。海边则有木麻黄、仙人掌、露兜勒、龙血树、椰子等。在台湾,还有莲叶桐、水黄皮(鹅鸾鼻)、棋盘脚、毛柿、连叶桐群落。后者有珊瑚礁植被的性质,多灌丛型植被。

在红树林中,动物很丰富。鱼、虾类如鲢鱼、石斑鱼、云鱼、鳝、土龙鱼、青虾、白虾、对虾、黄虾等种类丰富。底栖动物有沙虫、沙蚕。爬行类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 蟒等。兽类有果子狸、树獭、豪猪、海南水獭等。蟹类有70余种,鸟类有近90种,共同构成了红树林复杂的生态系统。

海边植被,特别在我国南部,除基质多受珊瑚礁影响外,高温、多雨和海风对它们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以灌丛为主,只有不多的地方保存有像东寨港高达8~10m的乔木,林下有支柱根,气生根交叉,滋养着许多海洋生物。

海潮是这里重要的水分补给,每天的潮水涨落l.Om左右,土壤多为酸性,pH值一般在3.3~8.5之间。腐殖质含量高,嫌气环境,使有机质分解缓慢。这里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之间,大气温度一般在19~23℃之间,降雨量1500~1800mm,有的地方2300mm以上,没有霜期,日照时间长,≥10℃的年积温8000℃左右,除台风影响外,受自然灾害的天气较少。

海滩的伴生草本植物还有旋花、老鼠芳等,虽然盖度甚小,但很常见。

(2)淡水乔木型沼泽湿地

这一类型包括落叶松、桤木、水松、柴桦、柳树。乔木在本类型中稀疏或成簇分布,林下则为草本层,且盖度较大。群落中也时有水塘出现。这里的乔木,一般耐水,但绝不是它们喜欢水,而只是能忍耐水淹或水浸。这种类型以分布在北方温带地区的山间、沟谷为最多,如长白山、大兴安岭,与俄罗斯相一致,山上分布着北方针叶林(泰加林),在山间由其主要种类与苔草组成沼泽林。乔木有落叶松、红皮云杉、白桦、柴桦、桤木等,往往单种或数种成簇分布于湿地中较高的地块,下层有越橘、沼柳、盐桦、杜香、甸牡等。草本层中玉簪苔草、膨囊苔草、羊胡子草等草本植物,盖度很大,苔藓以多种泥炭藓为主,还有金发藓等,种类多达20余种。

土壤为泥炭土和腐殖质沼泽土,泥炭层厚达40~60cm,pH值4.65~4.85,水分来自降水(419.6mm)、地下水和流水三者的混合,年平均气温-4.8℃。冬季长6个月,35cm 深处有冻层,阻止土壤中水气交流,这里泥炭大致形成于2300年前。常见的动物有鸿雁、赤麻鸡、苍鹭等,水中有鲤鱼、鲶鱼、狗鱼、哲罗鱼等。在我国南部,有旱冬瓜、桤木等数种,在一些积水的台地上一些耐水、耐贫瘠的灌木,常形成灌木型湿地。也可在河岸边,在短期水浸中保留林地形态。林下以苔草为主,灌木层盖度较小。

2、灌木型沼泽湿地

(1)盐生灌木型沼泽

珊瑚礁灌丛

珊瑚礁灌丛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东海南部海域,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珊瑚礁主要由珊瑚虫的繁殖体的遗体堆积而成。高温、多雨是其气候的主要特征,年均温在南海达23.2~26.4℃,年积温8457~9961℃,年降水1255~2072mm,日照2000~2901h,热量光照十分充沛。在这里之所以列入沼泽,是因为这里分布的植物种类大多为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如桐花树、白骨壤、老鼠勒、水芫花、露兜树、仙人掌、龙血树等。珊瑚礁中的动物类型及种类也很丰富,特别是各种鱼类及虾蟹,也有海蛇偶见。

(2)淡水灌木型沼泽

①偃松湿地:

大兴安岭白哈拉山,英吉利山。小兴安岭,吉林老爷林、张广才林、长白山柳树沼泽湿地:东北、云南、四川、西藏
  沼桦沼泽湿地:东北大兴安岭
  箭竹沼泽湿地:云南、四川、西藏
  沙棘沼泽湿地:四川、西藏、云南、河谷
  偃松湿地,其建群种偃松与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和德国南部分布的P.mogo -样,它既在山坡上呈灌木状态生长,也在湿草甸中呈灌木层的建群种,成为松树的特殊生态类型。偃松的植株尽管与地盘松相近,但后者却不可能在湿地生境中生活。

②柳树沼泽:

其种类非常多,柳属植物几乎都是可以与水相互依存的物种,即使它们的根系大都暴露在水中,仍能旺盛地生长,四川九寨沟就是明显实例。此外,在安徽的鹞落坪附近的山地沟谷中,柳树一株株耸立在沟谷的湿地上,不仅仅是一处所见。

⑨沼桦沼泽:

不仅是一种沼桦组成的,这类灌木湿地的建群种还有盐桦、柴桦、油桦、丛桦等桦木属植物。这类沼泽一般位于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分布于河漫滩、阶地,也常出现于林缘和苔草沼泽之间。地表常有季节性积水,积水深0~15cm,泥炭土不足50cm。灌木层还有柳叶绣线菊,与沼柳等混生;草本层以膨囊苔草和灰脉苔草为主,形成高30~50cm的小丘,丘上还生有白花地榆、花葱、蚊子草,丘间还有驴蹄草、泽芹等。 

④箭竹沼泽:

见于滇西北,藏东南(墨脱)。灌木层单纯,下层则多为泥炭藓,铺满地面和竹竿的中下部,伴生极少的苔草、驴蹄草、珠芽蓼及灯芯草等,地面一般不积水,但十分潮湿。 

 

3、草本型沼泽湿地

(1)盐生草本型沼泽

①芦苇沼泽:

盐生芦苇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沿海的省市海岸,土壤盐度最高达1.7%,一般为0.5%以下,最低为0.2%。在内地有些季节性积水地区也有芦苇的广泛分布,一般土壤的盐度在0.5%-1.0%的盐碱地,芦苇高度低于l.Om,如在青海柴达木地区及西北内陆地区。在黄河及滦河口的芦苇则较高,与内地盐碱地上分布的不同。 

②碱蓬沼泽草甸:

碱蓬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江苏及其以北的沿海,渤海湾四周如辽河出海口,秦皇岛以北的沿海。在秋季,红色的枝叶形成了一片海边特有的景观。在内地,碱蓬沼泽也在一些湖边出现,如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达里诺尔湖边的湿地(昭乌达盟)。碱蓬分布的这类沼泽植被,是我国分布面积极广的群落。这是海滨湿地成陆后最先出现的先锋群落。碱蓬高30~40 cm,肉质,在海滨主要出现在小潮和大潮潮位之间,位置略高的地段,还共生有獐毛、大穗结缕草、中华补血草、盐角草、灰绿碱蓬和碱苑等植物。

③鼠尾粟沼泽草甸:

此类湿地面积较小,主要见于浙江海边港湾沿岸盐化草甸沼泽土上,盐分总量在1%以上,位于中潮带附近。植物群落中除鼠尾粟外,还有灰绿碱蓬、芦苇等,硅藻和底栖生物种群在群落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④糙叶苔草沼泽:

这见于江苏海堤外的海滩湿地,面积不大。在这类泥沼中,藻类和底栖生物活动频繁,对土壤潜育化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植物中以糙叶苔草为建群种。在我国中东部沿海的湿地中,上海、浙江的中潮位地带分布有半咸水沼泽,是以三棱草为主的类型;在珠江口等河口港湾,咸淡水交汇处还有茳芒,龙师草沼泽出现。

(2)淡水草本型沼泽

淡水草本型沼泽湿地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草淡水沼泽,另一类为低草淡水沼泽。 

——高草淡水沼泽

①芦苇沼泽:

芦苇高达1.5m以上至3m,最高可达5~6m,直径粗1~6cm。由于芦苇不仅适应淡水,咸水,在沙地上也能生长。是否砍伐利用,使芦苇群落中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质量与数量产生明显差别,生长在其中的芦苇及其生物量也产生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它的土壤属于腐殖质沼泽土。也可有泥炭积累,地表常年积水。水深的变化很大,水的pH值中性至微碱性。在一般的河湖边,它常被称之为挺水植物。

芦苇沼泽湿地的主要植物,一般为较纯的芦苇,地下根状茎发达,可以见到的伴生植物有茭白、菖蒲、蔗草、水葱、甜茅等。由于以上的特征,芦苇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没有比芦苇生态适应性那么广的沼泽植物。可以说芦苇群落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植被类型。在我国从广东、广西、 海南、台湾到北方的三江平原、华北平原洼地(如白洋淀、微山湖等)到西北韵新疆博斯腾湖、宁夏的沙湖,西藏的布达拉宫后山湖泊都有它的广泛分布。在沙漠中还可见到埋于地下6~8m的根状茎,支持它的顽强生长。在台湾和广东、广西、云南,在相近的生态环境中,还有另一种卡开芦沼泽分布,植株高度达4~5m。

②香蒲沼泽:

蒲草指的是多种香蒲,有水烛、香蒲、长苞香蒲、小香蒲等6种香蒲,它们单独或混合组成植物群落。由于香蒲的叶,可用编织蒲席、蒲袋而出名。香蒲的生境极似芦苇,只是对水分的要求比芦苇高,一般只生长在长年0.3~lm积水的湖边沼泽。土壤为腐殖质沼泽土,也常伴生着芦苇、水葱、蔗草、菖蒲等水生植物。

③茭草沼泽:

茭草在受到真菌寄生的情况下,茎下部增粗,在未成熟前可生食或熟炒成菜,被称为茭笋或茭白。作为后者,往往受人为控制,成片种植,形成作物。茭草一般生于浅水水浸地区,有时也可不浸积水。植株高1.8~2.3m。丛状生长,单优群落,土壤为沼泽土,腐殖质含量较低。茭草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近年已向北扩张,直达北京郊区。 

④菖蒲沼泽:

菖蒲沼泽是分布面积较小,但又常见的湿地。菖蒲高1~1.5m,根状茎短小粗壮,叶片似剑,全株有药味,端午节常用其驱虫防虫。菖蒲沼泽湿地地表常有浅层积水,土壤为沼泽土,中性或微碱性,与其共同分布的有香蒲等植物。

——低草淡水沼泽

1)苔草沼泽:

苔草沼泽湿地是一群复杂的类型,它们的种类丰富,分布面积很广,但每一种类型的分布面积有限。统计的数据有88种(赵魁义等,1995),94种(张明祥,2004),28种(张树仁,2008)及86种,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也有11~15种。苔草沼泽湿地的一般特征是:

a.种类丰富,但每一群落苔草属植物棚埘比较单纯,一般都在5种以下。 b.群落建群种一般都在20~50 cm。
  c.群落中地面一般为季节性浸水或草墩子外蓄水,pH值偏酸性,在6~6.5之间,土壤为沼泽草甸土或泥炭土。
  d.群落中草本层的盖度较大。

具有典型和代表性的苔草沼泽湿地可以列举的类型有: 

①毛果苔草沼泽: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约占该地沼泽面积的57%,还有川西若尔盖高原的宽谷、湖滨。常年有10~30cm的薄层积水,碳酸钙、镁或碳酸钙、钠类型,pH值6~7.5,泥炭土或沼泽土类型,有时泥炭层可达10m,常见的伴生植物有漂筏苔草、乌拉苔草、芦苇、狸藻、水木贼、眼子菜、睡菜、驴蹄草,在若尔盖则还有木里苔草、石菖蒲等。

②漂筏苔草沼泽:

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的谷地也有分布。地表常年积水,水体微弱流动。发达的根状茎交织形成30~40cm,厚的达70~80cm的草根层,浮起形成“浮毡”或称“漂筏甸子”。土壤为腐殖质沼泽土,一般没有泥炭积累。水体pH值6~6.5,碳酸钙、镁型。伴生植物有大叶章、狭叶甜茅、沼泽委陵菜、睡菜、槐叶苹、小狸藻、杉叶藻等。局部地段也分布有提灯藓等苔藓植物。

③乌拉苔草沼泽:

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的沟谷、河漫滩,完达山山地的林间洼地,三江平原洼地边缘及牛轭湖边。乌拉苔草沼泽化重,一般具有泥炭积累。季节性积水,水深0~20cm,最高30cm。由于沼泽化的问题,水一般为锈色,pH值为5.9~6.5,酸性,为碳酸钙、碳酸镁类型。土壤为泥炭沼泽土或腐殖质沼泽土。乌拉苔草和灰脉苔草形成20~40 cm高,直径30~40cm的小丘,密度4~7个/m2,伴生植物有膨囊苔草、小白花地榆、燕子花、柳叶绣线菊、越橘柳等,丘间有驴蹄草、水木贼,丘边还生有镰刀藓等。

④膨囊苔草沼泽:

此类沼泽与乌拉苔草沼泽有相近似的分布,但此类沼泽的积水时间和水深不如乌拉苔草沼泽,地表常年为过湿或由季节性积水,土壤为草甸沼泽土或腐殖质沼泽土,是草甸沼泽化的一种类型。优势植物为膨囊苔草和小叶章,伴生有燕子花、毛水苏、狭叶泽芹、驴蹄草等。膨囊苔草形成的草丘较大,一般高30~50cm,高者可达100cm,直径20~30cm。小叶章在三江平原分布很广,可与各种苔草伴生,也可成大面积单优种群落。

⑤木里苔草沼泽:

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沼泽类型,在若尔盖高原集中分布于黑河流域的宽谷,江湖河滩或古冰川槽谷,地貌上表现出有田埂状草丘或斑点状草丘等微地形。地表过湿,也有10~30cm季节性地表积水,pH值6.8~7.0,碳酸钙类型,水中Fe2+离子含量高,呈红褐色。类型中有0.5~1.5m厚的泥炭层,有机质含量高达50~60 g/kg。在湖泊收缩不久形成的湖滩,有木里苔草、眼子菜类型分布,碳酸钙或碳酸钙、镁类型,也有碳酸钠、镁类型。伴生植物有眼子菜、沼针蔺、杉叶藻和毛茛。

⑥芒尖苔草(C.doniana)沼泽:

主要分布在藏东、藏东南冰蚀地貌发育的冰蚀、冰碛湖滨地段,地表常年积水10~20cm,土壤为泥炭土,植物除芒尖苔草外,在中心地带多眼子菜和杉叶藻,最后为杉叶藻沼泽湿地。

⑦圆囊苔草沼泽:

主要分布在青海大通河中、上游,是青海高原典型的沼泽类型,常与藏北嵩草沼泽草甸组成复合体,伴生有黑穗苔草、矮生嵩草等。

⑧阿尔泰苔草沼泽:

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塔城地区。是地表过湿,局部积水的泥炭土或泥炭沼泽土上生长的类型,可有0.5~3m的泥炭层分布。除阿尔泰苔草作为优势种以外,类型中还伴生有灰色苔草、无脉苔草、帕米尔苔草和驴蹄草。

⑨帕米尔苔草沼泽:

这类型也分布在阿尔泰地区,但只分布在海拔1500~2500m地段。土壤为泥炭土或泥炭沼泽土。植物除优势种外还有灰色苔草、沼苔草、阿尔泰苔草和宽叶羊胡子草等伴生。

⑩针叶苔草沼泽:

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坡山前洪积扇洼地和河漫滩,在阿尔金山且末县也有分布,一般位于海拔2300~3000m。地表有三种情况:

地势较高处——草甸沼泽土,无积水;
  地势低平处——泥炭沼泽土,季节性积水,泥炭层厚20 cm左右; 地势低洼处——腐殖质泥炭土,常年积水;
  植物以针叶苔草为主,其次有阿尔泰苔草,伴生有扁囊苔草、黑花苔草与海韭菜等。 

⑪绿穗苔草沼泽:

分布于广东省西江、北江两岸的洼地或河流交汇处的低地上,当地称之为“草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过湿,雨季河水泛滥,积水可达10~50cm。绿穗苔草群落为单优种,伴生有少量的两栖蓼、萤蔺等植物。

2)其他草本沼泽:

除了苔草沼泽湿地以外,其他面积较大的湿地类型有青藏高原的扁穗草沼泽、藏北蒿草沼泽、西藏蒿草沼泽、杉叶藻沼泽。这些类型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一带沼泽草甸区。还有一本芒沼泽、灯芯草沼泽、蒯草沼泽等,是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山地沟谷洼地中的沼泽。这些沼泽一般面积较小,但常出现。地表常积水或潮湿,有较多的植物种类相伴生。荆三陵沼泽,常在我国北方至长江流域的湖边小面积分布的类型,建群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香附子比较耐旱,但也能在水边生长。水葱、荸荠、慈姑、水芹等也形成小片沼泽,前者的分布很广,但它们分布面积偏小,有的还纯属栽培。沼泽的类型很多,这里不再细作描述。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中国沼泽湿地类型及其分布:http://www.3jise.com/article/5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