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8年完成确权颁证。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有利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会遇到多重阻碍。
1、农村绝大多数的承包地确权登记难度很大,因为需要实测经费很大。
2 、确权进展快慢与地方政府意愿也挂钩。确权后政府在征地方面的难度将大幅增加。过去征地农民没有谈判的权利,但是在确权之后征地必须先和农民谈判,因此开展确权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3、土地确权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该不该?有些农民迁出户口,但是留下家庭成员仍享有村集体分配的土地。而有些农民家陆续新增了成员,土地都不够种了,还得向这些村民租地或者另谋出路。
4、土地确权完成了会不会阻碍土地调整?应该先确权再土地调整,还是先调整土地再确权?
一旦确权,产权迅速明晰化,事实上就是农民私有。农民可以用土地产权来抵押、贷款,调动农民土地使用积极性,解决土地抛荒问题。土地流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阻碍,村集体的土地使用、流转、收益该怎么分配呢?这些问题应该充分尊重大多数村民的意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村土地确权之前,先想明白这四个问题!:http://www.3jise.com/article/5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