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湿地植物的数量、类型与科属分析

湿地植物,通常一直以“水生植物”的名义记载着。在这里采用的湿地植物数量,以国家林业局1995-2003年全国湿地普查的数据为基础的。这一数字明显偏大,许多植物难以被公认为湿地植物。

湿地植物的数量和类型分析

从湿地植物数量上分析,大约300种的湿地植物总量,可以包括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根着漂浮植物、水下植物等水生植物;500种左右的总量,指的是水生植物和明显的湿地种类(常年被水浸的物种);1000种左右的总量,大约包括苔藓、蕨类等所有湿地种类;更高的总量,包括一些几乎纯粹是陆生的,只有广义的理解才能将它们归为湿地植物,其对水的适应性是有限的。

这里对“湿地植物名录”进行了认真的审校,除去了部分同种异名的和初审时不够确切的种,最后确定湿地高等植物2 203种,隶属于241科842属。这些植物可以分为水生种类,湿、陆生种类,陆、湿生种类及陆生种类四部分。

水生种类,指的是全部在水中或部分在水中生存的种类,如槐叶萍、菱、莲、芦苇等;湿、陆生种类,指其主要依湿地而生,离开湿地,难以生存或仅能存活相对短暂的时间,如两栖蓼;陆、湿生种类,则主要生存区域在陆地,也能在湿地中生存,如池杉等;其余陆生种类,则完全生于陆地,如马尾松等。

有一些科的植物是比较明确的,如被子植物中全为沉水植物的科如川苔草科、睡莲科、金鱼藻科、水马齿科、菱科、杉叶藻科、狸藻科、浮萍科、水鳖科、冰沼草科、大叶藻科、眼子菜科、角果藻科、波喜汤科、川蔓藻科、粉丝藻科、水玉簪科、须叶藤科、雨久花科、田葱科、灯心草科等。也有一些科全为红树林群落的建群种,如红树科(红树林的植物还包括其他科,如紫金牛科等)。也有一些科全为沼泽植物,如花葱科、泽泻科、菖蒲科、花蔺科、水蕹科、水麦冬科、香蒲科、帚灯草科等。也有一些科全为适应地下盐水的植物,如柽柳科。也有大部分种适应盐生沼泽的科,如藜科。

湿地植物的科属分析

在种子植物1 862种中,共计有单种科30科,2~5种的49科,6~10种的30科, 11~20种的30科,21~30种的6科,31~40种的1科,41~50种的2科,50种以上的6科,大于100种以上的共3科。 

全部湿地植物以每科20种以下居多,单种最多的科为25科,说明许多科属中,只有l~2种湿地植物的科占有极大比例(共53科)。但这些科并不是它在我国的分布是单种科,而仅仅是该科中只有l~2种是湿地植物。 

含有的湿地植物种数最多的科是莎草科,其次为禾本科、菊科、蓼科、唇形科、藜科、 玄参科、豆科、毛莨科、十字花科、伞形科、蔷薇科、龙胆科。它们都是每科具有30种以上湿地植物的科。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每科植物中含有的数量,而是含湿地植物的比例。有26科它们的植物全部属于湿地的类型。 

有些植物是值得很好研究的,它们常被称为沙生植物或耐盐碱植物,但它们必须依赖地下水维持其生命活动,常分布在沙漠,盐碱地区的近水或低洼处,如柽柳、胡杨、碱蓬、 罗布麻、麻黄、盐爪爪等。应当属沙漠及盐碱地区的湿地植物。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柽柳科,全科植物都有这一特点,因此应划分为湿地植物。

另外有一类植物沙棘,适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耐早,抗沙,但在中国西南部四川、云南和西藏的高山峡谷中,它经常生长于河流岸边,甚至是沙洲,并组成群落,此类植物在草本类型中也很多。应把它们列入湿地植物的研究范围,并认真研究它们对湿地的适应性。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湿地植物的数量、类型与科属分析:http://www.3jise.com/article/52963.html